秋高二地理会考纲要之必修3.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013342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336.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高二地理会考纲要之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秋高二地理会考纲要之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秋高二地理会考纲要之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秋高二地理会考纲要之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秋高二地理会考纲要之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高二地理会考纲要之必修3.docx

《秋高二地理会考纲要之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高二地理会考纲要之必修3.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高二地理会考纲要之必修3.docx

秋高二地理会考纲要之必修3

必修3

第一章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或最佳答案)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南北分别与珠三

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濒台湾岛、西接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涵盖经济、政治、文

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地域经济综合体。

读图3-1-1,结合有关地理知识完成1~3题。

图3-1-1

1.这种经济区域的划分主要体现了区域间的()。

A差异性B.整体性与差异性

C.整体性D.阶段性

2.图中经济区域的基本特征是|c)。

A.区域有固定的面积、形状

B.区域内部的特征相对一致

C.区域的边界都是明确的

D.区域的划分是人们凭空构想的结果

3.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要()。

A.保持相同的经济结构

B.保持一样的城市建设要求

C保证相同的农业、工业地域

D.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图3-1-2为我国部分干湿地区及农业生产区示意图,读图完成4~6题。

图3-1-2

4.半干旱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区多是种植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

着区域的()。

A.开发利用发展方向B.生活特点

C.经济发展水平D.生活条件

5.以下叙述可以反映我国地理环境差异的是()。

①农业发展方向上东农西牧②传统运输方式上南船(船舶)北马(马车)

③粮食生产种类上南稻北麦④糖料作物种植上南蔗(甘蔗)北菜(甜菜)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④

6.导致图3-1-2区域农业发展方向不同的地理环境差异,最主要是()。

A.气候条件B交通条件

C.土地条件n历史条件,,

太湖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

地之一,素以“鱼米之乡”而闻名。

吐鲁番盆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景观,有许多方面在全国

乃至全世界都堪称独特,因而引起旅游者的强烈兴趣!

所产长绒棉、瓜果品种优异,尤其是

哈密瓜、葡萄驰名中外。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7~8题。

7.在我国的各类地理分区中,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总是位于两个不同的区域上,其。

根本原因是()。

A.纬度差异巨大B.空间距离遥远

C.中间相隔更多地形区D.整体状况差异明显

8.对两地农业的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都以农牧业为主

B.太湖平原注重发展外向型农业,吐鲁番盆地立足于干旱农业

C.太湖平原突出农业技术的投入,吐鲁番盆地保持自然农业模式

D.太湖平原改水田为旱地,吐鲁番盆地注意灌溉农业的发展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结合所

学的知识,完成9~11题。

9.长江中下游平原誉称“鱼米之乡”,但汉代“或火耕而水耨,或江南卑湿,丈夫早

天”,农业经济落后。

古代不利开发的自然条件是()。

①水系分隔②土质黏重③气候潮湿④交通落后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0.东北平原取代长江三角洲平原成为全国的“粮仓”,原因是()。

A.人少地多,沃野千里B.水网密集,河湖众多

C.人多地少,精耕细作D.地球变暖,热量充足

11.长江三角洲的上海宝钢取代东北地区的鞍钢成为全国的“钢都”.原因是()c

A.大型铁矿的发现和开发B.高质廉价的劳动力充足

C.便利的海陆交通条件D.市场的需求不断参‘大

图3-1-3为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12~14题。

12.图中所示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是()。

A.平原B.丘陵

C.高原D.山脉

13.图中所示地区的自然条件可重点发展的经济作物是()。

A.天然橡胶B.棉花C.茶叶D.甜菜

14.与松嫩平原相比,该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优势条件是(>。

A.热量丰富B.土壤肥沃

C.地形平坦D.人少地多

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

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

要素的相互关系。

回答15—16题。

15.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A.为商业网点选址

&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C.讦算城市水域面积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16.对1985年和2000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八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BI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对自然演化过程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捕捉、监

测、描述、表达的能力迅速提高,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也极大地方便了人

们的生活。

据此回答17-18题。

17.关于全球定位系统在交通运输中的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车辆跟踪B合理分配车辆

C降低能耗D.提高运营成本

18.国家气象局每天为电视新闻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①遥感技术②地理信息技术③数字导航技术

A.①②B.①③C_②③D.①②⑧

地理信息技术的大众化应用已成为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9-20题。

19.台风是福建沿海地区的主要灾害,要对台风进行及时监测的最佳地理信息技术

是()。

A遥感技术(RS)B.地理信息系统(GIS)

C.全球定位系统(GPS)D-气象预报

20.福建省是全国重要的林区,如果将GIS新技术用来监测森林火灾,可以()。

A.用来分析、判断引起森林火灾的原因

B.用来预测森林火灾的发生地点和灭火所用的大致时间

c.用来测量森林火灾所造成的后果,制定植树造林方案

D.及时知道火灾地点、范围,预测分析火势蔓延的方向,尽快制定灭火方案

二、非选择题

21.图3-1-4是我国两大商品农业生产基地,其中甲地所在的城市古称“长安”,是

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朝代最多的都城。

读图回答问题。

(1)下表反映甲、乙两区域农作物的差异性,试分析这~差异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

区域

主要粮食作物

主要经济作物

小麦

棉花等

水稻

油菜等

(2)从地理环境考虑,图中主要影响甲、乙两区域农业发展的自然灾害有什么不同?

如何解决?

(3)分析乙区域粮食单产高但商品率较低的主要原因。

(4)从地理环境角度,分析甲地成为世界著名古都的原因。

22.图315中的甲网和乙图表示我国的两个区域,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l)比较图示两区域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优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2)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两区域都吸引了大量人口流人,试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

原因上的差异。

(3)甲、乙两区域内都有我国的著名河流,但它们对各自区域经济发展所发挥的主要作

用却有很大不同,试说明之。

23.下面是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研究课题。

课题名称:

认识身边的地理区域。

研究对象:

“海峡西岸经济区”(图3—1-6)。

友情帮助:

请你按要求与他们一起开展并完成下列课题的研究。

(l)阶段I:

观察海峡西岸经济区,说出区域内部的区位特征。

(2)阶段Ⅱ:

比较、分析改革开放前后海峡西岸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条件。

(3)阶段Ⅲ: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分析福建省实施“对外开放,对内联结,山海协

作”战略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或最佳答案)

荒漠化已成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读图32-1,结合有关地理知识完成1-3题。

1.荒漠化严重地区的分布及其产生的自然原凶是()。

A.许多沙漠边缘地区一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

B.沙漠地区——滥垦滥牧,植被受破坏

c.许多沙漠边缘地区——任意开发矿产,生态环境遭破坏

D.灌溉农业区一土壤盐碱化、气候变干

2.我国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C华北地区D.西南地区

3.为防止荒漠化的进一步扩大,我国在风沙危害较严重的地区建设的大型林业生态工

程是()。

A.“三北”防护林B.氏江中}二游7X土保持林

C东南沿海海防林D.西南岩溶地区生态林

图3-2-2是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扩大的人为因素示意图,读图完成4-7题。

4.内蒙古一些草原地区昔日“风吹草低见年羊”的风光,如今变为“老鼠跑过露脊梁”

的景象,深刻地反映了()。

A.过度放牧,草场资源退化B.鼠害猖獗

C.草场的季节变化D.草场载畜量可继续增加

5.导致西北荒漠化扩大的因素中比重最大的是()。

A.过度樵采B.过度放牧c.过度开垦n水资源利用不当

6.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主要有()。

①人口大量外迁,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②合理分配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

业③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生物能④开发深层地'F水,扩大

农田灌溉面积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防护林网⑥扩大植被

覆盖率,设置沙障,封育固沙,构筑防护体系

A.①③⑤B.②④⑥c,③④⑤D.②③⑤⑥

7.关于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形成的自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R气候干旱,地表水丰富,河流发育良好

C.大风日数多,地表沙质沉积物多,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D这里的高山地区冰川作用显著,河流的侵蚀作用强烈

土地荒漠化是指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发展,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形成如同

荒漠般的景观。

图3-2-3是我国内陆某地区图,读图完成8-9题。

8.形成图中地区荒漠化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位于内陆,气候干旱B.地球变暖,气候异常

C地球运动,地形上升D.过度开发,水土流失

9.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地区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灌溉B.人口压力和人类活动不当

C.矿产资源开发D.气候异常

在GIS和遥感技术支持下,有关部门对1973年至2000年新疆塔里木河干流区土地利用变化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

读图3-2-4.完成10-12题。

10.20世纪70年代以来,该地区在农业发展过程出现了河流下游断流加剧现象,最主

要原冈是()。

A.过度樵采B过度放牧

C.过度开垦I).水资源利用不当

11,民谣说:

“一年开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梁。

”下列行为或现象容易导致

土地荒漠化及沙尘暴颁发的是()。

①以粮为纲,大力垦荒②积极退耕,还林还草⑧增加人口,加快发展④引水

灌溉,控掘土地潜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2.为了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该地区的农业发展方向应是()。

A.大力发展瓜果、花卉等创汇农业

B.加大科技投入,发展优质长绒棉和彩色棉

C.扩大草原面积,大力发展畜牧业

D.推广节水农业,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发展

图3-2-5是怒江大峡谷示意图,读图结合有关地理知识完成13-15题。

13.图示地区地理环境比较脆弱,人们面临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A.荒漠化B.水土流失C.泥石流D.地震

14.最可能直接导致大峡谷生态破坏的常见原因是()。

A.人类开发B,气候变暖C.季风强弱Dt构造运动

15.兼顾怒江大峡谷的开发与保护,正确的做法是()。

A.边采伐边造林,使青山永在

B只采伐森林,不开发矿产

C.设立自然保护区,适当开发旅游观光

D.封山育林,建设大型水电站

图3-2-6是亚马孙开发计划示意图,读图完成l6-17题。

16.关于亚马孙雨林开发计划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

B.雨林破坏的背景是当地人口素质低下

C.迁移农业是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唯一方式

D.亚马孙公路从大西洋沿岸贯通太平洋沿岸

17.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将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①大气中C():

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②全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将受到重大影响

③当地生态环境将可能恶化④雨林地区物种灭绝速率将大大加快

A.①②⑧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18.在无林地区20cm厚的土层,只需40年就可以冲刷殆尽,而有林地区则需75年以

上,这说明了森林具有的作用是()。

A.净化空气B.保持水土

C.调节大气成分D.含蓄水源

湿地包括沼泽、河湖、沿海滩涂等,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防

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

“地球之肾”。

据此完成19-20题。

19.下列地区中单位面积湿地比重最大的是()。

A.长江中下游、东北地区B.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C.长江中下游、西北地区D.华北地区、西南地区

20.针对湿地的生态功能和效益,正确的利用方式是()。

A.变“北大荒”为“北大仓”,建商品粮基地

B.“围湖造田”,发展果蔬、花卉生产

C.进行大批最“耕海牧渔”,迅速扩大水产养殖面积

D.“退田还湖”,发展旅游

二、非选择题

21.某省地处黄土高原,是全国荒漠化监测与防治地区之一,土地荒漠化此较严重,耕

地减少、质量下降,草地退化,影响着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读下图完成下列

问题。

(})从成因上说出该省荒漠化的类型。

(2)说明该地区荒漠化的主要表现和危害。

(3)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可能导致该地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指出因地制宜的防治

对策。

22.博斯腾湖是新疆面积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吞吐湖,有“瀚海明珠”

之称。

图3-2-9为博斯腾湖不同时期各湿地类型与耕地变化对比情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l)说出1975年以来博斯腾湖地区湿地变化的特点,分析产生这种变化主要的人为

原因。

(2)分析该区域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说明其可能带来的危害。

(3)说明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指出该地当务之急的治理保护措施。

23.图3-2-10是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和地表景观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l)图中农、牧过渡带的年平均降水量大约在毫米左右,属于季风区与区的过渡地区。

(2)说出该地区荒漠分布的规律,分析产生的自然原因。

(3)本地区出现种植业侵入牧区的现象,分析可能促使该地区荒漠化的原因

24.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北大荒”指20世纪50年代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中尚未开发的区域。

20

世纪60年代,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国家加大了对“北大荒”荒地资源的开发力度:

经过

10-20年的草甸开垦和沼泽治理,“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材料二图3-2-11是东北地区土壤分布示意图,图3-2-12是东北地区土壤垂直剖

面示意图。

(l)分析“北大荒”沼泽地形成的原因。

(2)近年来,“北大仓”土地质量下降,有人说“北大仓”又将会变成“北大荒”,简要

分析其原因。

(3)说说该地区沼泽的生态功能。

25.下面是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模拟土坡设计的简便易行的实验,结合所学知识,完

成下列问题。

实验一:

在模拟土坡上,堆放5~1()厘米厚且粗细不均的砂土,再在坡面上方浇注

水流。

实验二:

用玻璃制成箱体(留一风口),在风口附近堆放大小不均的砂粒,用电动吹风

机从风口处向里吹风。

(l)写出实验一观察到的现象:

(2)实验二中风力不同所吹扬起的砂粒有何不同?

当停止吹风时,沉积物分布有何

规律?

(3)这两个实验证明了自然界的何种现象?

该现象在自然界的不断发展将导致的环境问

题是什么?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1.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有()。

①水能②风能③生物能④煤炭⑤石油⑥天然气⑦核能⑧太阳能⑨潮汐能

A.①②③⑧⑨B.③④⑤⑥⑦C.⑤⑥⑦⑧⑨D.④⑤⑥⑦⑧

图3一3一l所示省区是我国著名的能源基地,读图完成2一4题。

2.有关该省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处我国东部地区,紧靠京津唐地区

B.地处我国西部地区,东邻西安、咸阳等工业中心

C.地处我国中部地区,东邻近京津唐地区

D.地处我国西部地区,西邻西安、咸阳等工业中心

3.该省作为能源基地,其经济发展的关键是()。

A.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B.优化产业结构,延长煤炭的生产链

C.加强原煤的生产和输出

D.禁止乱砍滥伐,保护植被

4.该省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根源是()。

A.井矿巷道的建设B.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C.煤炭的露天开采D.矿区道路的铺设及丢弃大量土石

读图3-3-2与图3-3-3是,完成5一8题。

5.20世纪80年代,山西省经济的核心部门是()

A、采煤业B、加工工业C、原料工业D、冶金工业

6.山西省从“六五”期间围绕能源开发,构建的产业链有()。

①煤一电一铝②煤一焦一化③煤一电一钢④煤一铁一钢⑤煤一气一液

A.②④⑤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

7.山西省资源丰富,煤产量大,经济发展水平-却较低,其重要原因是()。

A、煤质量不高B、电力投资比重过大,煤炭工业投资比重小

C、工业结构长期以单一原煤生产和输出为主D、能源工业的投资比重较小

8.国家为了充分发挥山西省的煤炭资源优势,同时落实节能减排措旌,实施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重点措施是().

A.提高晋煤外运能力B.扩大煤炭开采量

C.产业结构将向轻工业方向发展D.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图3-3-4是我国煤炭资源地区产销状况图,读图回答9-11题。

9.据图判断关于我国煤炭产销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闽、浙、川、滇四省区的煤炭基本自给

B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山西四省区的

煤炭富余

C藏、陕、琼、甘四省区的煤炭短缺

D煤炭需调入的省区有:

青、鲁、闽、赣

10.据图分析,我国煤炭货流的基本流向是

)。

A.北煤南运,西煤东运

B南煤北运,西煤东运

C.北煤南运,东煤西运

D南煤北运,东煤西运

11.制约我国煤炭区际调配的主要障碍是()。

A.运力不足B.需求量小C.经济太落后D.通讯不发达

人们不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导致了如图3一3一4所示的严重环境问题。

读图完成12一13题。

12.这种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方式是()。

A.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

B.不合理的灌溉

C.过度开采地下水

D.过度樵采和滥垦乱牧

13.这种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方式所导致的严重环境问题,还可能有()。

①湿地减少②河湖水位③土地沙化④海水入侵⑤河口淤积⑥大气污染⑦水土流失

A.③④⑤⑥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⑤⑥⑦

图3一3一5是长江的干流剖面图和中下游逐月流量变化曲线图,联系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利用的经验,读图完成14一16题。

14.下列描述能正确反映长江中下游气候、水文特征的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流夏汛冬枯B.温带季风气候,河流有两个汛期

C.高寒气候,冬季断流D.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水量夏秋多、冬春少

15.受流域自然背景的影响,长江的利用方式和流域开发方向是()。

A.上游以生态效益为核心,开发旅游业B.下游疏通河道,改善水运条件

C.中游兴建大坝,防洪、发电D.采取梯级开发,实现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

16.长江三峡工程的修建,带来的影响是()。

A.长江航运被大坝完全阻断B.长江中游平原耕地盐碱化现象加剧

C.使坝址上游洪水发生几率增加D.改善了三峡河段的航行条件

黄河上游河段水量丰富、落差集中、水能蕴藏量丰富,尤其是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全长918km,天然落差l324m,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l133万kW.具有工程投资相对较小和水库移民相对较少、对外变通方便、经济指标好等优点,被誉为我国水电建设中的“富矿”。

据此完成17~18题。

17.该河段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①海拔高度大②河流流量大③水位季节变化大④河流落差大⑤水库移民较少

A.②④B.①②C.③④D.④⑤

18.河流上游的梯数开发对中下游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有()。

①减轻早涝灾害威胁②增加年径流量

改善枯水期水质④提高地下水位

A.

B.①

C.

D.①

欧洲西部有许多河流和运河构成的内河运输网。

青藏高原是我国许多大江大河

据此完成19-20题。

19.欧洲西部航运发达,其优越的自然条件是()。

①水能丰富②河网密集③地形平坦④货运量大

A.①②B.①③C.②③U②④

20.青藏地区内河运输不够发达,主要原因是()。

A.青藏地区有发达的铁路运输B.区内无大江大河

C.区内资源贫乏,政府不重视D.河流流速快,不利于通航

二、非选择题

21.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山西省,从价格看,2002年1吨煤的平均价格为160多元,如果按平均发电煤耗400克/千瓦时侧算,l吨煤可发电2500千瓦时。

目前,山西省向外省输电的价格为245元/千千瓦时。

材料二图3一3一6是山西省煤炭外运线路图,图3一3一7是山西省能源调出结构的变化图。

(1)山西的煤炭主要靠铁路运输和海上运输,图中两条与海港相连接的运煤铁路干线分别是和。

(2)材料中,除输煤外,将山西能源输出的另一途径是。

(3)输煤和发电各有利弊,试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两个方面分析当地输煤和发电的利弊。

 

22.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据研究,A大坝带来的消极影响主要有尼罗河下游沿岸平原土地肥力下降、河口海水倒灌和三角洲海岸遭受侵蚀后退、河口附近海域某些鱼类减少等。

你认为B大坝建成是否也会出现这些不利后果,简要分析其原因。

(2)关于流域开发中大坝建设的争论由来已久,根据以上材料及相关知识,请从大坝建

设的有利、不利方面为争论双方分别补充论据。

23.陶3-3-10是墨累达令河流域重要水库和灌溉区的分布网.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流域位于以气候为主。

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____。

(2)该流域水库和灌溉区的分布对流域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有

(3)灌溉会引起自然界一系列因素的变化。

选择下列合适的内容填入图3-3-11空格

中(填字母),以完整表示灌溉对环境的影响。

A.地下水位上升B.径流减少C.干旱地盐碱化D.盐度增加

E.牲畜质量下降

(4)从墨累一达令河流域的开发我们可吸取的教训是

第四章

图3一4一1为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图,读图完成1一4题。

1.东北大部分地区气候属于()。

A.温带大陆性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2.东北地区农业耕作制度为()。

A.一年一熟B.一年两熟C.两年三熟I).一年三熟

3.东北地区农作物的生长季节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