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工作情况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010131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县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工作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某县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工作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某县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工作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某县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工作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某县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工作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县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工作情况调研报告.docx

《某县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工作情况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县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工作情况调研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县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工作情况调研报告.docx

某县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某县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XX县位于河北省西南部,晋冀豫三省七县交界处,属太行山深山区。

近年来,XX县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在XX年县域经济社会综合实力评价中,XX县居全省第13位,县财政收入居全省第36位。

但同时,XX县又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偏低,在全省排第71位,城乡差别明显,呈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特征。

为加快城乡统筹融合,XX年,XX县被确定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县”和邯郸市城镇化发展综合改革示范区以来,按照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思路,积极推进规划、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社会管理五个一体化,取得明显成效。

XX年XX县城镇化率达到51.4%高于全市水平4.9个百分点,在今年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XX县被评为“新农村建设先进县”、“农村改革先进县”,实现了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双突破。

  一、放大规划引领效应,构筑“全域XX县”均衡发展框架。

XX县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四镇两厂”集聚发展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但受困于“一城四镇、同城分治”的局面,主城区发展空间受限,土地瓶颈制约严重,城市整体功能难以发挥,规划实施、行政管理、配套服务等多方面衔接不畅,制约了整个XX县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

在确定为省城乡统筹试点县后,XX县首先从规划入手,立足打造三省交界区域中等城市目标,聘请国家省市专家和有资质的规划设计部门将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对全县县域村镇体系、产业发展、土地综合利用、村庄建设等方面重新布局,为统筹城乡发展定好方向、谋好道路。

目前已完成《XX县控制性详细规划》、《三年大变样行动导则》、《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实施指引》以及覆盖全县境的环保、交通、电力、水利等20多个专项规划。

  在城乡空间布局上,拉开发展框架:

将四镇两厂纳入大城区,城区规划面积由48.69平方公里调整为91.81平方公里,行政村由原来30个调整为44个,人口由24万调整为30万。

在新农村建设上,实施“四个一批”:

即对纳入大城区规划的村提升一批;对建制镇中心村或已经融为一体、距离较近的村整合一批;对具有一定人口、经济规模、地域相对独立的村改造一批;自然村较多的村搬迁一批。

在社区建设上,实施“四区建设”:

即对“四镇两厂”所辖村庄建设城镇社区;对乡镇政府所在地村庄建设农村社区;对临路、临河、临景点村庄建设联村社区;地处偏僻、不适宜居住的村庄分期分批搬迁,建设移民社区。

在城乡产业布局上,规划“一核两轴三极”发展格局:

以大城区为核心,重点发展金融、商贸、物流、服务、文化等高端产业;在清漳河两岸打造生态、旅游、观光现代农业轴,在龙虎、西戌、更乐、井店等沿“三区一园”打造现代新型工业轴;以西戌、索堡、西达等为重要增长极率先发展特色经济,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二、强化产业多元支撑,再造城乡经济协同联动优势。

XX县综合经济实力虽然已经进入全省前列,但产业结构调整任务较大,财政收入的35%来自天铁和其附属配套企业,冶金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90.1%,“一钢独大”形势明显。

XX年以来,XX县坚持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1、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工业化。

依托大型国有企业,加速升级钢材、煤化工、电力、建材等传统产业,积极培育装备制造、节能环保、农产品深加工等战略性新型产业。

XX年重点谋划实施项目108个,总投资293亿元。

天铁中厚板、崇钢优特钢技术改造等36个项目竣工投用,邯长铁路扩能改造、鑫森公司煤化工综合提升改造工程等36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投资占年度计划的111.6%。

加快产业聚集区建设,重点打造了总面积50多平方公里的XX县经济开发区、天铁循环经济示范区、龙西工业聚集区和井店循环生态产业园,引进项目260多个。

其中XX县经济开发区由2.79平方公里扩至8平方公里,完成投资120多亿元,进区企业160多家,解决就业2万余人。

  2、培育特色种养,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XX县山场面积157万亩,但耕地面积仅20.3万亩。

山多地少的实际,决定了必须走特色农业、高效农业之路。

近年来,XX县大力发展核桃、花椒为主的干果业和柴鸡、肉鸡、小杂粮等特色种养业,打造晋冀豫三省交界区域干果产业和种养业基地。

目前,全县核桃种植面积20.6万亩、653万株,花椒种植面积12.4万亩、2400万株,产量均居全省第一。

发展无公害蔬菜产业,全县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达2.5万亩,被评为“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

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实施合作社推动、龙头带动、村集体承租、土地股份制等6种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模式,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41个,基地100余个,发展会员8.8万人。

适度发展规模经营,培养了河南店镇石岗村、辽城乡新桥村等一批专业乡、专业村。

扶持“农字号”龙头企业,河北三利公司、春泽高科技葡萄园、华翔南瓜籽油和南瓜籽粉深加工等一批企业项目先后建成,研制开发了精制核桃油、锌宝核桃仁、核桃亚麻酸、兴花花椒油等系列深加工农产品。

XX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9.1%,居邯郸市第一。

  3、发展旅游、商贸,提升服务业比重。

在旅游上,依托旅游资源优势,累计投资3亿多元,重点打造了娲皇宫、129师司令部旧址、五指山三个国家4A级景区,打造了一批古文化、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大院文化、农家文化等精品旅游线路,年接待能力500万人次。

在商贸上,建成了太行商贸城、滨河建材市场等一批大型市场,构筑了覆盖全县、辐射周边的大商贸格局。

尤其是在青兰高速XX县段建成通车后,XX县聚集了更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成为三省交界区域重要的物流集散地。

  三、推进基础设施网络共建,夯实城乡居民同质生活基础。

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是城乡二元结构的突出表现之一。

XX年以来XX县累计投入36.2亿元,用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高城区承载能力的同时,逐步实现了农村与城市基础设施共建联网、共享互通,使城乡居民生活条件同步改善。

  1、加快城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XX县以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全国文明卫生城”、“太行山水绿城”为目标,以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为抓手,实施了“拆建+生态+名片”工程。

累计拆除违建、临建和有碍观瞻建筑138.72多万平米,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8.7%、44.1%和16.6平方米;建成县一中、新城区幼儿园、县医院综合楼、行政服务中心、老干活动中心、将军大道等标志性重点工程,和“七横七纵”总长207.58公里的城区道路网络。

建设了一批精品公园,新增公园广场、游园绿地、道路绿地等绿化面积179.18万平方米,有效提升了城市的吸纳力和承载力。

XX年至今,县城区吸纳转移农村人口6.5万人,拉动城镇化率提升2.2个百分点。

  2、推进城乡路、水、电、讯、绿“五网”共融共享。

全县所有村庄都实现了通电、通电话、通油路、通有线电视、通客车,211个村通自来水,218个村通宽带。

建成“五纵五横八辐射”公路网,县城公交覆盖8个中心镇,形成“40分钟同城交通圈”,80个村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加快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80%的村用上了自来水;对90个自然村的2272户、6972口人进行移民搬迁,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四、着力社会事业统筹兼顾,打造公共服务均等保障平台。

XX县按照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持续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政策倾斜和资金倾斜力度,努力弥补农村在住房、养老、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历史欠账,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1、新民居建设健康有序推进。

XX县突出山区特色,尊重农民意愿,重点推广了五种新民居建设模式,即:

井一、东巷等村的“临城靠厂”模式;石岗、滩里等村的“就地改造”模式;小井、田家交等村的“联村并建”模式;东山、梯上等村的“移民搬迁”模式;水溢河、南坡等村的“整体新建”模式,并成功打造了沿城厂周边、沿国省干道、沿重要景区、沿漳河两岸四条精品路线。

新民居示范村建设,改善了农民生活环境,并整理节约出大量土地,支持经济社会发展。

  2、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以“优质、均衡、交流”为导向,统筹配置城乡科教、文体、卫生等公共服务资源。

在教育资源配置上,坚持优化组合,均衡共享,将全县350多所中小学校整合为88所;加大助学力度,建立健全贫困大学生和高中生长效救助机制,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失学。

在文体资源配置上,投资8000万元,在全县17个乡镇建设统一标准的宣传文化站,组建业余文艺宣传队153个,建成龙山文化中心和万人体育场,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在医疗资源配置上,完善以“监测、防控、救治”为重点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投资5.6亿元,新建XX县第一人民医院;投资3000万元,推进中医院升级改造;完成建制乡镇标准化卫生院建设和村集体标准卫生室建设,农民看病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

  3、社会保障向农村倾斜。

试点农村基本养老保险,XX县作为全国首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在全市率先建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目前16周岁以上的农民参保率达94.2%,3.4万名60岁以上农村老人每月可领取养老金60元;同时关注城镇职工养老问题,财政垫资3300万元,带动全县47家改制企业彻底解决了4800多名职工的养老金问题。

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将1.34万名符合条件的城乡特困群众列入保障范围,“五保”对象由原乡村集体供养转变为县财政集中供养,为60岁以上重点扶持对象办理了住院医疗保险。

扩面新型农村医疗保险,提高参保比例,新农合参保率达到95.4%,降低参保居民在三级医疗机构和转外就医的报销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让城乡居民享受同等的医疗卫生服务;健全医疗救助体系,设立农村恶性肿瘤贫困患者救助基金,对肿瘤患者一次性救助3000元。

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投资6500万元建设廉租住房740套;县财政每年出资500多万元,为农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办理了人财保险,为23万亩小麦玉米办理了风雹灾保险,对“四大灌渠”覆盖的14.2万亩耕地全部实行免费灌溉。

拓展就业服务,投资100余万元,建设人力资源市场,健全县、乡、村三级劳动就业服务组织机构,加强信息化建设,搞好用人用工单位招用工报告制度;提升农民就业能力,完成农民培训10万余人次。

  五、探索社会管理同步创新,激发城乡社会稳定发展活力。

长期以来在户籍管理、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的城乡分割,在XX县表现的尤为突出:

一方面是“四镇两厂”区域一些农民在生活方式上已经转化为城市居民,但由于名义上仍是农民,无法享受市民保障;另一方面,在XX县某些地区,特别是深山区,受环境制约,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都很吃力。

针对以上问题,XX县以“乡改街、村改居”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等具体措施为抓手,探索破解阻碍城乡统筹发展进程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为土地、劳动力、房产等生产、生活要素实现城乡良性互动提供保障。

  1、启动“镇改街”、“村改居”改革。

以井店镇、XX城镇、更乐镇为示范,率先试行“镇改街”、“村改居”改革,实行“先挂牌、后规范”方法,逐步按照城镇化要求完善各种职能。

积极推进新型社区建设,在城镇社区建设上,以井店镇、更乐镇为试点,重点加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超市、卫生室、幼儿园、文化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对社区内农民进行多元化培训,使其主动融入社区。

在农村社区建设上,以辽城乡、固新镇为试点,主要推进并村管理、资源整合、人口聚集、民生保障等重点工作;在联村社区建设上,重点推进凤凰新村社区试点工作;在移民社区建设上,加快启动关防移民社区试点工作。

目前,全县已投入30.2亿元,用于新民居示范村建设和100个新型社区建设。

  2、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

推进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开展新型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组建环卫队和治安巡逻队,探索社区管理新模式;放宽城镇落户条件,将村改居的城区居民登记为城市市民,让符合条件的农村人口进城落户。

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激活农村资本市场,加快农村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步伐,推动资源优化配置。

明确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颁发证书99697本,发证率达91.8%,其中,宅基地使用权发证率92%。

明确农民房屋所有权,发证11.1万户,发证率95.5%,探索新民居产权自由流转试点,实现城乡房屋同证同权。

保护土地承包经营权,成立县、乡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累计流转土地2.6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11.3%;建立村级财富积累机制,量化集体资产产权,明晰农民股份,使农民按股分享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收益,XX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6亿元。

实行林权制度改革,对全县93万亩林地按均股、均利、均山等方式进行改革,发证率达到94%。

  XX县在被确定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县仅一年时间,城乡面貌就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其基本经验在于:

1、市级指导到位,县内以动为先。

邯郸市一方面按照《邯郸市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工作推进方案》要求,迅速成立了市县一体的XX县城镇化发展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起草并形成了《XX县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市领导牵头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现场调度,解决实际问题,共同推动工作。

同时,XX县坚持不等不靠,以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为重点,扩园区、抓项目、搞建设,实现了一年见成效的要求。

2、注重结合实际,突出加快发展。

针对XX县资源大县、工业基础较好的实际,他们确立了以调整产业结构、建设产业园区为手段,以工业生态化、农业现代化、服务产业化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工作思路,将统筹发展的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管理各项工作之中,以园区为平台,培育优势产业,提升县域经济实力,加快工业化进程,为工业反哺农业奠定坚实基础;做大做强主城区,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提高城区的承载能力,吸纳转移农民,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强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土地健康流转,发展规模种养,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民增收,XX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上年的2.16:

1缩小到2.14:

1,城乡差距拉大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3、坚持统筹兼顾,做到转型发展与惠农优先并重。

XX县坚持把惠农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落脚点。

在新农村建设上探索了“四个一批”模式,搬迁山区自然村67个,在社会管理上推行“乡改街、村改居”工程,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发展提出“水电路讯视”全覆盖和“文体教医保”均衡化的理念。

XX县在经济社会发展一些重要领域勇于先行先试,有效推进了农村管理体制、产权制度、经营体制、城乡就业体制四项改革,抓住了山区县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