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008827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本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部编本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部编本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部编本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部编本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本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及答案.docx

《部编本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本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及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本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及答案.docx

部编本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2018-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试题

时间:

150分钟  满分:

120分  姓名:

__________

一、语文知识积累(共2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曦月(xī)  沿溯(shù)  绝山献(yǎn)  飞漱(sù)

B.属引(zhǔ)素湍(tuān)欲颓(tuí)藻荇(xìng)

C.缥碧(piǎo)轩邈(miǎo)经纶(lún)横柯(kē)

D.戾天(lì)牛犊(dú)萋萋(qī)燕然(yā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叠障   长啸   竞跃   隐天蔽日

B.沿溯   巫峡   藻荇   夕日欲颓

C.答谢   晓雾   经论   风烟俱净

D.间肃   俱备   缥碧   疏条交映

3.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不见曦月(日光,文中指太阳)  良多趣味(甚,很)

B.晓雾将歇(消散)念无与为乐者(想念)

C.五色交辉(交相辉映)夕日欲颓(颓废)

D.急湍甚箭(甚至)千转不穷(多)

4.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B.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C.蝉则千转不穷D.属引凄异

5.下列选项中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

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尊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

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是对古今家风的一种诠释。

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

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

A.④①③②⑤B.④③①②⑤

C.④①②⑤③D.④②⑤③①

6.下列对相应课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三峡》中第四段作者引用渔歌歌谣,是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手法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了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B.《答谢中书书》通过描绘秀美的山川景象,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C.《记承天寺夜游》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和对人生的感慨。

D.《与朱元思书》是六朝山水小品中的佳作,以书信短札的形式,描写了富阳至桐庐一百余里秀丽的山水景物。

7.根据提示填空。

(6分) 

(1)征蓬出汉塞,____。

(王维《使至塞上》)

(2)___,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

(3)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____,终岁常端正。

(刘桢《赠从第(其二)》)

(5)《答谢中书书》中描绘早晚景色变化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6)请写出连续两句描写战争的课外古诗文的名句。

___

8.名著导读。

(5分)

(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作者是___,题目中“红星”象征着____。

(2)他惊奇地发现,在贫瘠的中国西北部,竟聚集了中华民族的精华。

作为美国的新闻记者,他在华采访的主要地点应是(  )(2分)

A.西安   B.吴起镇   C.瑞金   D.延安

二、语文综合运用(6分)

9.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问题。

(6分)

材料一:

河畔婉转的雎鸠,白露时节的蒹葭;采菊东篱的悠然,带月荷锄的自在;石壕村中的夜啼,“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呼声……时间的长河,奔涌不息,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

材料二:

国学经典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在历史的星空里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穿越时空,国学将千年积淀的智慧生存法则呈现给世人。

国学要真正发挥作用,只有活学活用,把理论与客观实际紧密联系,才能智慧的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惑。

(1)【整合材料探国学】阅读以上两则材料,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2分)

(2)【陶冶情操用国学】孝敬父母,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从古至今,这样的典范不胜枚举。

请你分别举出一例。

(2分)

(3)【孔孟之道亮国学】孔子作为“至圣”,孟子作为“亚圣”,他们对后世影响深远。

请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写出与它们有关的成语和故事各一个。

(2分)

三、阅读(共41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0~11题。

(4分)

野 望

王 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0.诗的首联化用了哪两位诗人的什么诗句?

有何作用?

请简要赏析。

(2分)

 

11.这首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分析。

(2分)

 

(二)阅读《三峡》,完成12~15题。

(8分)

三 峡

郦道元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或王命急宣       (  )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4.阅读文中画线的语句,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清荣峻茂”在脑海中呈现出的是怎样一幅画面?

(2分)

15.作者笔下三峡的山、水各有什么特点?

请简要概括。

(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

(10分)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念无与乐者   ( )

(2)水中藻荇交横(  )

1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8.就全文而言,作者的思想感情先后有什么变化?

(3分)

19.文中“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

你又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3分)

(四)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第20~22题。

(10分)

【甲】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tiáo)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gāo),麦陇朝雊(gòu),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

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然是中有深趣矣!

无忽。

(王维《山中与裴迪秀才书》节选)

2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

(1)负势竞上     (  )

(2)鸢飞戾天者(  )

(3)白鸥矫翼(  )

(4)倘能从我游乎(  )

21.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2)然是中有深趣矣!

22.同为书信,【甲】【乙】两文写作目的有何不同?

(2分)

【参考译文】:

等到了春天,草木蔓延生长,春天的山景更可观赏,轻捷的鲦鱼跃出水面,白色的鸥鸟张开翅膀,晨露打湿了青草地,麦田里雉鸟在清晨鸣叫,这些景色离现在不远了,(您)能和我一起游玩吗?

如果你天性不是与众不同的话,难道我能把邀请你当作闲事吗?

而这当中有很深的旨趣啊!

不要忽略。

(五)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完成第23~25题。

(9分)

狄武襄公青,初以散直为延州指使。

是时西边用兵,公以才勇知略,频立战功。

常被发面铜具,驰突贼围,敌人畏慑,无敢当者。

公识度宏远,士大夫翕然称之,而尤为韩魏公、范文正公所深知,称为国器。

文正以《春秋》《汉书》授之曰:

“将不知古今,匹夫之勇,不足尚也。

”公于是博览书史,通究古今,已而立大功,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天下称其贤。

(节选自《渑水燕谈录》)

2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是时西边用兵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

B.常被发面铜具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C.士大夫翕然称之往来翕忽

D.匹夫之勇,不足尚也风力虽尚劲

24.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分)

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

25.翻译下列句子。

(2分)

公以才勇知略,频立战功。

26.结合选文,说说狄青为什么能够被天下称贤。

(2分)

【参考译文】:

武襄公狄青,当初凭借侍从官的身份担任延州指使。

这时西部边境正在打仗,武襄公凭借才华、勇气,知晓谋略,多次立下战功。

(他)经常披散头发,戴着铜面具,飞奔着冲入敌阵,敌人畏惧,没有谁敢抵挡他。

武襄公见识高远,气度宏大,士大夫一致称赞他,而且特别受韩魏公和范文正公赏识,被称为国器。

范文正公把《春秋》《汉书》授给他说:

“将领不了解古今,只是个有勇无谋的人,不值得推崇。

”武襄公从此就广泛阅读经史,透彻地钻研古今变化,不久立了大功,登上辅佐大臣之位,记录在史册中,配享在宗庙里,成为宋代著名将领,天下人都称赞他贤能。

四、作文(50分)

27.请以“周末”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说真话,书真情,忌抄袭。

(3)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2018-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试题

时间:

150分钟  满分:

120分  姓名:

__________

一、语文知识积累(共2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2分)

A.曦月(xī)  沿溯(shù)  绝山献(yǎn)  飞漱(sù)

B.属引(zhǔ)素湍(tuān)欲颓(tuí)藻荇(xìng)

C.缥碧(piǎo)轩邈(miǎo)经纶(lún)横柯(kē)

D.戾天(lì)牛犊(dú)萋萋(qī)燕然(yān)

【解析】A项,沿溯(sù),飞漱(shù)。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叠障   长啸   竞跃   隐天蔽日

B.沿溯   巫峡   藻荇   夕日欲颓

C.答谢   晓雾   经论   风烟俱净

D.间肃   俱备   缥碧   疏条交映

【解析】A项,叠嶂;C项,经纶;D项,涧肃。

3.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A.不见曦月(日光,文中指太阳)  良多趣味(甚,很)

B.晓雾将歇(消散)念无与为乐者(想念)

C.五色交辉(交相辉映)夕日欲颓(颓废)

D.急湍甚箭(甚至)千转不穷(多)

【解析】B项,“念”的意思是:

考虑,想到;C项,“颓”的意思是:

坠落;D项,“甚”的意思是:

超过。

4.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C )(2分)

A.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B.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C.蝉则千转不穷D.属引凄异

5.下列选项中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D )(2分)

①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

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尊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

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是对古今家风的一种诠释。

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

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

A.④①③②⑤B.④③①②⑤

C.④①②⑤③D.④②⑤③①

【解析】第④句为总说句,应放在最前,接着先说“传统”,再说“文化”,因此为②⑤,第③是对②⑤的总结,第①是全文的总结,应放在最后。

6.下列对相应课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2分)

A.《三峡》中第四段作者引用渔歌歌谣,是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手法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了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B.《答谢中书书》通过描绘秀美的山川景象,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C.《记承天寺夜游》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和对人生的感慨。

D.《与朱元思书》是六朝山水小品中的佳作,以书信短札的形式,描写了富阳至桐庐一百余里秀丽的山水景物。

【解析】A,渔歌歌谣不是正面描写,而是侧面描写。

7.根据提示填空。

(6分) 

(1)征蓬出汉塞,__归雁入胡天__。

(王维《使至塞上》)

(2)__仍怜故乡水__,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

(3)几处早莺争暖树,__谁家新燕啄春泥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__冰霜正惨凄__,终岁常端正。

(刘桢《赠从第(其二)》)

(5)《答谢中书书》中描绘早晚景色变化的句子是:

__晓雾将歇__,__猿鸟乱鸣__;__夕日欲颓__,__沉鳞竞跃__。

(6)请写出连续两句描写战争的课外古诗文的名句。

__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__

8.名著导读。

(5分)

(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西行漫记__》,作者是__埃德加·斯诺__,题目中“红星”象征着__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__。

(2)他惊奇地发现,在贫瘠的中国西北部,竟聚集了中华民族的精华。

作为美国的新闻记者,他在华采访的主要地点应是( D )(2分)

A.西安   B.吴起镇   C.瑞金   D.延安

二、语文综合运用(6分)

9.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问题。

(6分)

材料一:

河畔婉转的雎鸠,白露时节的蒹葭;采菊东篱的悠然,带月荷锄的自在;石壕村中的夜啼,“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呼声……时间的长河,奔涌不息,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

材料二:

国学经典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在历史的星空里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穿越时空,国学将千年积淀的智慧生存法则呈现给世人。

国学要真正发挥作用,只有活学活用,把理论与客观实际紧密联系,才能智慧的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惑。

(1)【整合材料探国学】阅读以上两则材料,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2分)

①中华文化灿烂辉煌;②国学智慧可以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

(2)【陶冶情操用国学】孝敬父母,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从古至今,这样的典范不胜枚举。

请你分别举出一例。

(2分)

孝敬父母示例:

黄香温席、卧冰求鲤等;尊师重道示例:

程门立雪、颜回尊师等。

(3)【孔孟之道亮国学】孔子作为“至圣”,孟子作为“亚圣”,他们对后世影响深远。

请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写出与它们有关的成语和故事各一个。

(2分)

示例:

如:

“温故知新、孟母三迁、见贤思齐、韦编三绝、舍生取义、孟母断机”等。

三、阅读(共41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0~11题。

(4分)

野 望

王 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0.诗的首联化用了哪两位诗人的什么诗句?

有何作用?

请简要赏析。

(2分)

第一问:

①“东皋薄暮望”化用陶渊明的“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②“欲何依”化用曹操“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诗句。

第二问:

①首联用典表达了诗人一种莫可名状的孤寂无依的愁绪;②点题,并为中间两联写景作了铺垫。

11.这首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分析。

(2分)

感情:

①尾联表达诗人心念仕途却又自知难以显达的内心的苦闷和怅惘的心情,②并露出欲学伯夷、叔齐隐居避世的意向。

分析:

①诗人登东皋远望安逸闲适的秋日晚景图,诗人油然而生的不是愉悦之情,却是某种茫然若失、孤独无依的情绪;②诗人在现实中找不到相知相识的朋友,那就只好追怀伯夷、叔齐那样不食周粟、上山釆薇的隐逸之士,可见诗人内心的无奈和痛苦。

(二)阅读《三峡》,完成12~15题。

(8分)

三 峡

郦道元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或王命急宣       ( 有时 )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飞奔的马 )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14.阅读文中画线的语句,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清荣峻茂”在脑海中呈现出的是怎样一幅画面?

(2分)

每当春冬之际,三峡的景象格外美丽,江水滔滔,鱼儿在其中欢唱,树木茂盛不受拘束任意生长,山势高耸,青草茂盛,色彩鲜艳,生机勃勃。

意境明快,让人感到心情愉悦。

15.作者笔下三峡的山、水各有什么特点?

请简要概括。

(2分)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连绵高峻);写“水”,突出夏季水流汹涌(或:

壮美),春冬之水的清澈(或:

秀美)。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

(10分)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念无与乐者   ( 考虑,想到 )

(2)水中藻荇交横( 交错 )

1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少了像我们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18.就全文而言,作者的思想感情先后有什么变化?

(3分)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写兴奋喜悦之情。

“念无与为乐者”,转忧,写孤寂之情。

遂至承天寺,“相与步于中庭”,宽慰。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欣喜,悠闲。

19.文中“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

你又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3分)

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

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

(四)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第20~22题。

(10分)

【甲】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tiáo)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gāo),麦陇朝雊(gòu),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

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然是中有深趣矣!

无忽。

(王维《山中与裴迪秀才书》节选)

2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

(1)负势竞上     ( 凭借(仗恃,依靠,依仗) )

(2)鸢飞戾天者( 至(到) )

(3)白鸥矫翼( 举起(抬起,展开) )

(4)倘能从我游乎( 跟随(随从,跟着,随着) )

21.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还像黄昏时那样阴暗。

(2)然是中有深趣矣!

但是这其中(游览观赏之中)有很深的意趣啊!

22.同为书信,【甲】【乙】两文写作目的有何不同?

(2分)

甲段借景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向往和自己不热衷功名利禄的心志;乙段邀请裴迪共赏山中美景,委婉希望他不要热衷功名利禄。

【参考译文】:

等到了春天,草木蔓延生长,春天的山景更可观赏,轻捷的鲦鱼跃出水面,白色的鸥鸟张开翅膀,晨露打湿了青草地,麦田里雉鸟在清晨鸣叫,这些景色离现在不远了,(您)能和我一起游玩吗?

如果你天性不是与众不同的话,难道我能把邀请你当作闲事吗?

而这当中有很深的旨趣啊!

不要忽略。

(五)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完成第23~25题。

(9分)

狄武襄公青,初以散直为延州指使。

是时西边用兵,公以才勇知略,频立战功。

常被发面铜具,驰突贼围,敌人畏慑,无敢当者。

公识度宏远,士大夫翕然称之,而尤为韩魏公、范文正公所深知,称为国器。

文正以《春秋》《汉书》授之曰:

“将不知古今,匹夫之勇,不足尚也。

”公于是博览书史,通究古今,已而立大功,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天下称其贤。

(节选自《渑水燕谈录》)

2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2分)

A.是时西边用兵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

B.常被发面铜具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C.士大夫翕然称之往来翕忽

D.匹夫之勇,不足尚也风力虽尚劲

【解析】A.均指“这时”之意。

B.名词用作动词,面戴/名词作状语,当面;C.一致/轻快、敏捷;D.崇尚/还,依然。

24.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分)

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

25.翻译下列句子。

(2分)

公以才勇知略,频立战功。

狄青凭借才华、勇气,知晓谋略,多次立下战功。

26.结合选文,说说狄青为什么能够被天下称贤。

(2分)

①作战骁勇(频立战功);②博古通今(通究古今);③辅佐朝政。

【参考译文】:

武襄公狄青,当初凭借侍从官的身份担任延州指使。

这时西部边境正在打仗,武襄公凭借才华、勇气,知晓谋略,多次立下战功。

(他)经常披散头发,戴着铜面具,飞奔着冲入敌阵,敌人畏惧,没有谁敢抵挡他。

武襄公见识高远,气度宏大,士大夫一致称赞他,而且特别受韩魏公和范文正公赏识,被称为国器。

范文正公把《春秋》《汉书》授给他说:

“将领不了解古今,只是个有勇无谋的人,不值得推崇。

”武襄公从此就广泛阅读经史,透彻地钻研古今变化,不久立了大功,登上辅佐大臣之位,记录在史册中,配享在宗庙里,成为宋代著名将领,天下人都称赞他贤能。

四、作文(50分)

27.请以“周末”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说真话,书真情,忌抄袭。

(3)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