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008610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6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淮南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安徽省淮南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安徽省淮南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安徽省淮南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安徽省淮南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淮南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docx

《安徽省淮南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淮南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淮南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docx

安徽省淮南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

淮南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试题说明:

本试卷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的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

2.答选择题(第I卷1—6题,第II卷13—15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所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第I卷7—12题,第II卷16—17题)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记清晰。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题。

2015年10月5日晚,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与另外两名海外科学家分享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的突出贡献是在抗疟疾新药青蒿素的开发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

疟疾是一种常见、危害大、病理复杂的急性传染病,以间歇性发高烧为主要病征,是广泛流行于热带、亚热带甚至温带边缘的一种重要虫媒传染病。

疟疾感染者表现为间歇性寒热发作。

一般在发作时先有明显的寒战,全身发抖,面色苍白,寒战持续约10分钟至2小时。

接着体温迅速上升,常达40℃或更高,患者面赤气促、结膜充血、皮肤灼热而干燥、心悸、口渴,痛苦难忍。

高热后期,患者的颜面和手心开始出汗,并迅速遍及全身,大汗淋漓。

约2-3个小时后,体温逐渐降低,常至35.5℃。

患者感觉舒适,但十分困倦,常安然入睡。

一般在间歇48小时后又开始重复上述过程。

若治疗不及时,可并发脑水肿,呼吸、循环或肾功能衰竭而致死亡。

早在人类出现前,疟原虫就在非洲存在了。

所以,人类从诞生之初一直被这种疾病困扰。

在历史长河中,将疟疾列在蹂躏人类最长时间疾病的榜首可能并不为过。

在中国,“疟疾”有酷虐之病的意思。

《释名》:

“疟,酷虐也。

”《说文解字》:

“疟,热寒休作。

”三国时诸葛亮南征孟获,还有清乾隆年间数度进击缅甸都因疟疾而受挫,有时竟会“及至未战,士卒死者十已七八”。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殖民非洲、亚洲等地的部队发生疟疾大流行,尤其是在东非的英军,感染疟疾丧生者达10万以上,当时疟疾的控制足以左右殖民地战争的胜负。

古人尝试了诸多途径治疗疟疾,但成效寥寥。

罗马名医盖伦根据“四体液说”提出,疟疾是体液不平衡所导致的,采用放血和催泻疗法即可治愈。

然而,疟疾本身就会导致贫血,简单粗暴的放血只能让病人死得更快。

传统中医则认为祛邪截疟是治疗疟疾的基本原则。

相传起源于神农氏,在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的《神农本草经》中,最早明确记载

了植物常山有治疟的功效。

而此次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则是受到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启发。

新航路开辟后,疟疾很快随冒险家传入新大陆。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种疾

病在美洲大陆却找到了它的克星。

生长于南美安第斯山区的金鸡纳树树皮治疗疟疾的功效便被发现了。

19世纪末人们终于发现了疟疾致病的真正原因,法国军医拉佛朗在非洲疟疾患者血液的红细胞中发现疟原虫。

1897年,英国生物学家罗斯在印度发现按蚊体内疟原虫的合子,并阐明了人体内与蚊体内疟原虫的发育史以及疟疾的传播方式。

1961年-1973年的越南战争期间,美、越双方因疟疾减员严重,疟原虫对原有抗疟药已经产生了耐药性,双方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进行新药的研究,最终也未能找到理想的抗疟新药。

在越共的请求下,1967年5月23日,中国开始在军内开展抗疟药的研究,1969年1月,中国中医研究院接受抗疟疾药研究任务,屠呦呦任科技组组长。

正是在此背景下,以屠呦呦为代表的一批中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了青蒿素在治疟方面的功效,从而改写了人类治疗疟疾的历史。

(节选自《国家人文历史》2015年21期,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凭借在抗疟疾新药青蒿素的开发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

的生命这一突出贡献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B.疟疾是一种常见、危害大、病理复杂的疾病,是流行于热带、亚热带甚至温带边缘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它以患者出现间歇性寒热发作为主要病体特征。

C.疟疾患者在发病初期都有明显的寒战,全身发抖,面色苍白,持续约10分钟至2小时,接着体温迅速上升,常常高达40℃甚至40℃以上。

D.疟疾一般在间歇48小时后会重新发作,如果治疗不及时,可并发脑水肿,呼吸、循环或肾功能衰竭而致死亡。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导致疟疾发病的疟原虫存在于出现人类之前,以致于人类从诞生之初一直被疟疾困扰。

古人尝试了诸多途径治疗疟疾,但成效寥寥。

B.疟疾本身会导致贫血的特点使得罗马名医盖伦根据“四体液说”提出的放血法成为了简单粗暴的治疗疟疾的方法。

C.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从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中获得灵感,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获得了成功。

D.

新航路开辟后,生长于南美安第斯山区的金鸡纳树树皮治疗疟疾的功效被发现了,疟疾终于找到了它的克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中国古代,“疟疾”有酷虐之病的意思。

在过去的战争中它能“不战而屈人之兵”,甚至可以左右许多战争的

胜负,足见当时疟疾之危害。

B.在非洲疟疾患者血液的红细胞中,

法国军医拉佛朗发现疟原虫,在印度,英国生物学家罗斯发现按蚊体内疟原虫的合子,他们都为疟疾的研究做出了贡献。

C.严重的非战斗性减员,原有抗疟药使疟原虫产生抗药性,美越双方研究新药没有取得成功,因此中国开始了研究防治疟疾新药的工作。

D.1969年1月开始,以屠呦呦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开始了研究防治疟疾新药的工作,他们通过努力,最终改写了人类治疗疟疾的历史。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孙德昭,盐州五原人也。

其父惟最,有材略。

黄巢陷长安,惟最率其乡里子弟,得义兵千人,南攻巢于咸阳,兴平州将壮其所为,益以州兵二千。

与破贼功,拜右金吾卫大将军。

朱玫乱京师,僖宗幸兴元,惟最率兵击贼。

累迁鄜州节度使,留京师宿卫。

鄜州将吏诣阙请惟最之镇京师民数万与神策军复遮留不得行改荆南节度使在京制置分判神策军号“扈驾都”是时,京师乱,民皆赖以为保。

  德昭以父任为神策军指挥使。

光化三年,刘季述废昭宗,幽之东宫。

宰相崔胤谋反正①,阴使人求义士可共成事者,德昭乃与孙承诲、董从实应胤,胤裂衣襟为书以盟。

天复元年正月朔,未旦,季述将朝,德昭伏甲士道旁,邀其舆斩之,承诲等分索余党皆尽。

昭宗闻外喧哗,大恐。

德昭驰至,扣门曰:

“季述诛矣,皇帝当反正!

”何皇后呼曰:

“汝可进逆首!

”德昭掷其首入。

已而承诲等悉取馀党首以献,昭宗信之。

德昭破锁出昭宗,御丹凤楼反正,以功拜静海军节度使,赐姓李,号“扶倾济难忠烈功臣”,与承诲等皆拜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图形凌烟阁,俱留京师,号“三使相”,恩宠无比。

  是时,崔胤方欲诛唐宦官,外交梁以为恃,而宦官亦倚李茂贞为

捍蔽,梁、岐交争。

冬十月,宦者韩全诲劫昭宗幸凤翔,承诲、从实皆从,而德昭独与梁,乃率兵卫胤及百官保东街,趣梁兵以西,梁太祖颇德其附己,以龙凤剑、斗鸡纱遗之。

太祖至华州,德昭以军礼迎谒道旁。

太祖至京师,表同州留后,将行,京师民复请留,遂为两街制置使。

梁兵围凤翔,德昭以其兵八千属太祖,太祖益德之,使先之洛阳,赐甲第一区。

昭宗东迁,拜左威卫上将军,以疾免。

太祖即位,以乌银带、袍、笏、名马赐之。

疾少间,以为左卫大将军。

末帝立,拜左金吾大将军以卒。

承诲、从实至凤翔,与宦者俱见杀。

(节选自《新五代史杂传第三十一》)

【注】①反正:

复归正道,此指帝王复位。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鄜州将吏诣阙\请惟最之镇京师\民数万与神策军复遮留不得\行改荆南节度使\在京制置\分判神策军\号“扈驾都”\

B、鄜州将吏诣阙\请惟最之镇\京师民数万与神策军复遮留不得行\改荆南节度使\在京制置\分判神策军\号“扈驾都”\

C、鄜州将吏诣阙\请惟最之镇\京师民数万与神策军复遮留不得行\改荆南节度使\在京制置分判\神策军号“扈驾都”\

D、鄜州将吏诣阙请惟最\之镇京师民数万与神策军\复遮留不得行\改荆南节度使\在京制置\分判神策军\号“扈驾都”\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宿卫,就是在宫禁中值宿,保卫、护卫皇帝;宿卫军,是中国古代禁卫军的一种,为帝王的亲军,负责警卫京畿与王宫。

B、朔,又称新月,指每月农历初一,此时地面观测者看不到月面任何明亮的部分。

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日,是从初一到月底之间的所有月相的最大者。

既望,一般在月末,这时月相已经残缺,光线较暗了!

C、在古代,封建君主对妻妾的宠爱叫“幸”,比如“宠幸”“临幸”“妇女无所幸”;君主驾临某地,也叫“幸”,如本文中的“幸兴元”“幸凤翔”,后来也泛指皇族亲临。

D、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比如朝笏、象笏等。

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德昭为人刚毅正直。

在昭宗被刘季述废掉并幽禁起来后,孙德昭为了大义,接受了崔胤的意见,参与了实施解救昭宗的计划。

B、孙德昭强悍勇武。

在截杀刘季述的时候,孙德昭带领士兵埋伏在刘季述上朝的路上,拦击他的马车并杀了他;后来孙德昭又骑马冲到昭宗处,请昭宗出来复位。

C、孙德昭父子都深受百姓爱戴。

当年惟最曾因京师百姓的挽留,终未能到地方去赴任;后来孙德昭将要去同州赴任时,也因被百姓挽留而未能成行。

且父子俩都因此被任命为两街制置使。

D、孙德昭甚得恩宠,且得善终。

他不仅因解救昭宗有功,被绘制了图像挂在凌烟阁,享受无上荣宠,而且又因他当初结交梁太祖,从而得到梁朝两任国君的重用,最后死在任上,得以善终。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阴使人求义士可共成事者,德昭乃与孙承诲、董从实应胤,胤裂衣襟为书以盟。

(5分)

(2)而德昭独与梁,乃率兵卫胤及百官保东街,趣梁兵以西,梁太祖颇德其附己。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11分)

鹊桥仙·春日登楼

(清)邵长蘅

杨花如雪,桃花如雨,帘幕尽教高卷。

芳洲一带草痕齐,早青到姑苏台畔。

催归杜宇,重来燕子,惹起乡心历乱。

凭阑干、万叠暮山稠,刚抵得春愁一半。

8.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生活图景?

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

(5分)

9.词的下片抒发了怎样的情怀,是怎样抒写情怀的?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两句直抒胸臆,表明自己坚持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悔的心志。

(2)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两句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写沙漠奇寒、彤云密布的景象,并由此过渡到“送别”。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两句描写宫殿、楼阁随地形而建,彼此环抱呼应,宫殿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整。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

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得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一棵树的正常死亡

梅寒

没错,老槐是一棵树,一棵很老很老的槐树。

它从什么时候就站在那里,

连那所院子里年纪最老阅历最广的老张也不知道。

但老张却记得那些年,老槐给那个小院带来的欢乐。

小院是一栋四合院,临街,门前就是那个小镇最繁华的人民路。

老槐站在小院门口右侧,庞大的根系盘根错节,一半在小院的院子底下,一半在人民路的路面底下。

熟悉树的脾气的人都知道,它的根扎到哪树冠就会延伸到哪。

老槐是小镇上天然的一把巨伞,在每一个炎夏来临之际,把灼人的热浪挡在外面。

树下,是小镇人的乐园。

老人们摇着蒲扇下棋,姑娘媳妇儿们聊着家常纳鞋底绣花,孩子们最是快乐,撅着屁股趴在树底下逗蚂蚁。

老张是小院的主人,也算是老槐的半个主人。

他喜欢那份热热闹闹的烟火气,南来北往,无论是来树下纳凉的老街坊还是过路歇脚的陌生人,来了,拿张小凳来杯茶水,三言两语,就聊成老友。

过日子,要有人气。

老张家的日子,在那份兴腾腾的人气中蒸蒸日上,真的就越过越红火了。

儿女们一个个长大出息了,回头将家里的旧房旧院翻整一新。

老张熬成了家里的爷,有事无事拿把宜兴紫砂小壶,坐在老槐树上的石桌边不紧不慢的啜。

看人民路上车来人往,听老槐树顶上鸟鸣啾啾,给个神仙也不换的日子。

老张挺感激那棵老槐树,待它也好。

春天里,他在老槐树周围挖上一圈深沟,将发酵好的土肥填上,再浇足水,老槐就像吃了什么灵丹妙药,一下子返老还童。

夏天来时,长疯了,那叶子油绿发亮,密不透风,将整个小院笼在一片清凉里。

老槐树身上出现几个莫名的洞,害虫钻的。

那洞就像咬在老张的身上,老张坐立不安,连忙找来针筒,找来药,按比例兑好,给老槐树打针,绕着树来来回回找,一个小洞也不放过。

过路的人,看到老张戴着老花镜给树打针的样子,忍不住就打趣他两句:

老张,啥时改当树医生了?

哈哈!

树医生,啄木鸟。

老张也不介意,呵呵笑两声,回:

这树可比人要强。

你能活过一棵树么?

是啊是啊,但也要看那棵树它活在哪里。

来人搭讪着走远了,老张却被他那一句定在那里。

他说得没错,一棵树的寿命长短,有时候不在于它本身,不在大自然为它提供的阳光雨露,而在于最初那颗种子的选择,或者说在于人的选择。

老槐树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灾难,树不知道,老张知道。

儿子回来,把他的生意触角伸到了小镇,伸到了他们的老院里。

他要将老院的房子全部扒倒,建吊角楼,搞农家乐。

小镇上的旅游业日渐火起来,可小镇上的餐饮住宿服务还远远跟不上。

小镇人像老张一样慵懒迟钝,老张的儿子却嗅觉灵敏。

盖楼,老槐树是第一个要挪开的绊脚石。

挪,只有死。

不挪,也是死。

就得锯掉。

与其花那么大的力气去挪一棵终究要死的树,不如干脆锯掉。

儿子说得唾沫星子乱飞,老张听得脸红脖子粗:

你休想打那棵树的主意!

老张和儿子的较量就从那天开始。

老张拼命守护,儿子拼命要砍树。

老槐树是当地的林业部门注册上号的,要砍掉它其实也没有那么容易。

这是唯一让老张心安的一点。

那些天,儿子似乎消停了些,不再提砍树的事。

天天开着他那辆黑色的奔驰车,“呜”一下来了,“呜”一下又没了影儿……偶尔还会对老槐树关心一下,提桶水浇浇它。

老张却不晓得那棵老槐树是怎么回事,它似乎预知到什么,精神一天天委顿下去。

一树油绿发亮的叶子慢慢失去光泽,慢慢打卷泛白。

那个夏天还没走,一树叶子就开始簌簌地落,像衰老人的发,止也止不住。

老张看着那一地惨绿的枯叶,心疼得掉泪,却没有任何办法。

那棵老槐,正在慢慢死去。

小镇上的人,也很少再到老槐树下扎堆聚集。

往日的好时光,也像那一树飘落的叶子,一点一点的飘逝了。

老张说给儿子听:

人不能富得只剩下钱。

儿子不服:

中国人有普遍的仇富心理。

老槐倒下,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漆黑雨夜。

一场台风席卷小镇,老槐树没能躲过那一劫。

其实,与往年的台风相比,那一场台风并算不得凶猛。

人老了,不抗病,树老了,不抗风。

老张只能如此安慰自己。

倒下的老槐树,树根都变黑变烂了。

如果不是儿子的眼泪,如果不是他浑身被绑得白粽子一样躺在医院里。

关于老槐树的秘密,也许就永远地随着老槐树去了。

可儿子忍不住,憋了好多天,还是跟老张说了:

爸,你说得对,人不能富得只剩下钱……那也是一个人最穷的时候了……

老张儿子去找老同学帮忙开采伐证,老同学不急不徐地告诉他:

按照相关规定,我们是无权给你开这个采伐证的,但你得明白,我们也无权阻止一棵树的正常死亡——树也有生老病死嘛。

那一句,让老张的儿子眼前豁然开朗,他不再跟倔驴一样的父亲争,他只买回一种药,掺到水里,时不时给老槐树喂一点……

爸,老槐树这次没把我砸死,只把我的车砸烂,是还在念着您老对它的好吧……我,我对不起老槐树啊……

老张活了六十多年,自诩吃过的盐比儿子吃过的饭还多,过过的桥比儿子走过的路还多,他却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儿子会有这样的招数来对付他和老槐树。

为赎罪,儿子说等养好了伤就去买一千棵槐苗,栽到镇里的荒山上。

看儿子满脸的愧与悔,老张心里说不出是啥滋味。

(选自《红豆》2015年第9期)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老槐树的根“一半在小院的院子底下,一半在人民路的路面底下”,一方面表现了老槐树根深叶茂,另一方面也为下文写儿子觉得老槐树碍事埋下伏笔。

B.老槐树身上出现几个害虫钻的洞,“那洞就像咬在老张的身上”,一个比喻句形象地将老张和老槐树联系在一起,使两个形象富有象征意蕴,耐人寻味。

C.老张说:

你能活过一棵树么?

过路人说:

但也要看那棵树它活在哪里。

这个细节说明那个人已经预见到老槐树的悲剧下场,同时推动情节,颇具匠心。

D.老张看到老槐树在慢慢死去,对儿子说:

人不能富得只剩下钱。

可见老张已经知道儿子对老槐树动了手脚。

这句话不仅用来规劝儿子,也暗示了主旨。

E.发生在一棵老槐树由枝繁叶茂到黯然死去的故事曲折动人,由此引发的父子冲突,蕴含着作者对当下社会伦理道德的忧虑与反思,这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2)小说有老槐树、父亲、儿子三条线索,请选择其中两条线索,梳理小说的情节脉络。

(6分)

(3)小说在刻画儿子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

请简要分析。

(6分)

(4)小说三次写儿子对老槐树不同态度和表现,请按照时间先后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陈梦家:

生当乱世如浮萍

朵渔

  陈梦家,著名新月派诗人,同时也是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

他原籍浙江上虞,自幼在南京长大,早年师从徐志摩、闻一多,是新月派重要成员。

陈梦家从16岁便开始写诗,1931年便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梦家诗集》,并立即扬名。

大学毕业后,陈梦家赴京在燕京大学中文系就读,并在该系任助教。

此后的陈梦家开始以一位浪漫派诗人的形象出现。

正是在燕大期间,他邂逅了与其相伴一生的“神仙妹妹”——赵萝蕤。

  赵萝蕤自幼长在苏州,1928年,她直接升入燕大中文系,受业于郭绍虞、周作人、谢冰心等名教授。

翌年,转系攻读英国文学。

1935年,赵萝蕤从清华外国文学研

究所毕业,转入西语系任助教。

  七七事变后,夫妇俩跋涉到昆明,陈梦家任教于西南联大。

联大仍循清华旧规:

夫妻不能在同一学府任教。

这样,赵萝蕤便作出牺牲,一面在家操持家务,一面做些翻译工作。

此时的赵萝蕤“勤读而多病。

联大图书馆所藏英文文学各书,几于无不披览。

师生群推之。

”(钱穆语)

  当时,美国芝加哥大学东方学院与西南联大有一个交换教授的规划,陈梦家被选派为交换教授之一,于1944年首度赴美。

赵萝蕤也一同前往,并进入了当时全美一流的芝大英语系学习。

在美期间,陈、赵夫妇会晤了当时已名声大噪的著名诗人艾略特。

艾略特是陈、赵都非常崇敬的现代派大诗人,早在清华读书时,赵萝蕤就翻译了艾略特的长诗《荒原》,她是《荒原》的第一位中译者。

  1947年,陈梦家先行回国后,任教于清华,同时担任文物陈列室主任,为校方多方搜集青铜文物,干劲十足。

赵萝蕤回到北平后,任燕大西语系教授,后又兼系主任,为建设一个一流的英文系四处奔走,延聘人才。

著名学者巫宁坤即是当时受赵萝蕤的邀请,自美返国,加入燕大英文系的。

 然而到了1951年,“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从天而降,在群众性政治运动面前,作为新月派浪漫诗人陈梦家自然难以躲过。

果然,“运动”一兴起,陈梦家就被揪了出来。

  此时,身在燕大的赵萝蕤也好过不到哪里去,作为西语系主任,她不仅要检讨个人的“资产阶级思想”,还要参加各种会议,没完没了地检讨在领导教学工作中“重业务,轻政治”的错误倾向。

此时,其父赵紫宸已经被揪了出来,要求人人与他“划清界限”,其夫陈梦家正在清华遭受猛烈批判,一向镇静自若、从容不迫的赵萝蕤,一下子憔悴了。

  “思想改造运动”刚告一段落,紧接着便是全国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

大学重组,教会学校一律解散。

清华大学的文科系取消。

陈梦家在清华大学受到猛烈批判后,离开学校,被“分配”到考古研究所,赵萝蕤调入北大西语系任教授。

  刚调入考古研究所的前几年,是陈梦家生命中相对平静的时期,也是他学术丰产的时期。

这几年里,他相继完成和出版了《殷墟卜辞综述》《西周铜器断代》《尚书通论》等。

他不仅第一次在考古和古文字领域引入了现代西方学术规范,同时还完成了由浪漫派诗人向古文字、考古学专家的蜕变。

  1956年,他用《殷墟卜辞综述》的稿费在钱粮胡同买了一所房子。

从此他一个人占有了一间很大的寝室兼书房,在里面摆下了两张画桌,拼在一起成了他的书桌,上面堆满了各种需要不时翻阅的图籍、稿本、文具。

梦家勤奋治学有着很好的物质条件。

他身体好,不知疲倦,每天能工作差不多十小时到十二小时……

  1957年“反右”斗争一开始,陈梦家应声落网,他被划成“右派分子”的罪状之一是“反对文字改革”。

《汉字简化方案》于1956年由国务院公布,在1957年有关文字改革问题的“鸣放”中,陈梦家提出:

“文字是需要简单的,但不要混淆。

这些简化字,毛病出得最多的是同音替代和偏旁省略。

简化后有些字混淆了。

”“文字这东西,关系了我们万万千千的人民,关系了子孙百世,千万要慎重从事”。

经此一役,陈梦家彻底倒下,不但被剥夺了发表学术论著的权利,已经在《考古学报》上连载六期的《西周铜器断代》也被大批判文章所取代,没了下文。

  划成“右派分子”后,对陈梦家的惩罚是“降级使用”,妻子赵萝蕤受到过度刺激,导致精神分裂。

他曾经一度被下放到河南农村劳动。

被贬兰州后,陈梦家又投入到了汉简研究之中,并以惊人的毅力和才华,完成了《武威汉简》和《汉简缀述》两书。

在兰州呆了两年后,60年代初期,政治气候回暖,陈梦家又被召回考古所,《汉简缀述》也得以出版。

正当他准备大展身手的时候,“文革”爆发了。

  1966年8月,陈梦家在考古所作为“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被重新揪出来“批判”“斗争”。

8月24日傍晚,在被“斗争”了一整天后,陈梦家离开考古所,来到附近的一位朋友家中。

一整天非人的折磨与侮辱让他产生了可怕的绝望感,他告诉朋友:

“我不能再让别人把我当猴子耍了。

”这时,考古所的一些造反派又跟踪而来,在他的朋友家中,强行将他按跪在地,对他进行又一轮的叱骂和毒打。

随后,这些人把他押回考古研究所。

  那个晚上,他悄悄写下了遗书,吞下大量安眠药片自杀。

由于安眠药剂量不足以致死,他活了下来。

9月2日,陈梦家再一次自杀。

这一次,他选择了自缢。

  “文革”结束后的1979年,考古所为陈梦家举行了追悼会,在这年1月25日出版的《考古》杂志第1期第19页有一则报导:

“黄文弼、陈梦家先生追悼会在北京举行”,文中称,陈梦家先生“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被林彪、‘四人帮’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迫害致死,终年五十五岁。

(选自《同舟共进》2014年第10期,有删节)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陈梦家“早年师从徐志摩、闻一多”,这一方面写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