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葫芦丝文化.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008542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葫芦丝文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云南葫芦丝文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云南葫芦丝文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云南葫芦丝文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云南葫芦丝文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葫芦丝文化.docx

《云南葫芦丝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葫芦丝文化.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葫芦丝文化.docx

云南葫芦丝文化

云南是葫芦丝的发源地,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葫芦丝,又称“葫芦箫”,傣语称“筚郎叨”(“筚”为傣语吹管乐器的泛称。

“郎”为直吹之意,“叨”即葫芦),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主要流传于傣、彝、阿昌、德昂等民族中。

云南葫芦丝可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常用的调为小D、C、降B、G、F调。

葫芦丝在傣族、德昂族、阿昌族中都有传承。

但在梁河县芒东、勐养两镇的傣族地区传承得更为广泛。

云南梁河县:

葫芦丝吉祥发源地

  为追溯葫芦丝的历史源头。

最近,记者在云南民族地区调研后发现:

关于葫芦丝吉祥发源地和有关葫芦丝的起源传说故事被广泛认为是在葫芦丝之乡-----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勐养,而且早在先秦时代那里就有很多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了。

  葫芦丝的历史非常久远,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民间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相传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勐养江畔,一次山洪爆发,一位勇敢的傣家小卜冒抱起一个大葫芦,闯过惊涛骇浪,救出了自己的心上人,佛祖被他忠贞不渝的爱情所感动,把竹管插入金葫芦,送给勇敢的小卜冒,小卜冒手捧起金葫芦,立刻吹出了美妙的乐声。

顿时,风平浪静,鲜花盛开,孔雀开屏,祝福则对情侣吉祥幸福,从此,葫芦丝就在梁河县勐养傣族人家传承下来,梁河的德昂族、景颇族、阿昌族也前来取经,相继扩大到了整个德宏和其他民族地区,并得到了世代相传——

  葫芦丝是梁河傣、德昂、阿昌人民从古至今使用的一种舌簧乐器,它在构造上仍保持着古代乐器的特点,吹奏方法是用自然换气法或用循环换气法。

用循环换气法能持续发出五度音程,音色优美、柔和、圆润、婉转,惟妙惟俏。

在月夜的竹林或傣家竹楼里,能给人以含蓄、朦胧的美感,而吹出的颤音尤如抖动丝绸那样飘逸轻柔。

葫芦丝傣语名"筚朗道"(德昂语称"筚格宝",阿昌语称"拍勒翁"),意为用葫芦做成的吹奏乐器。

译成汉语,曾名为"葫芦笙"、"葫芦箫"。

由于它既区别于哈尼族的"芦笙",又区别于"箫"(箫无簧),故文艺工作者将它定名为"葫芦丝"。

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解放初,一些文艺工作者下乡体验生活,听傣族讲不太准确的汉语,将"笙"误听为"丝"。

有关专家曾考证,称为"葫芦箫",但不普遍。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经龚全国、哏德全等专业人才的推介,"葫芦丝"的名称约定俗成,得到广泛认可。

  葫芦丝的主要功能为男青年向女青年传情达意,倾吐爱慕之情。

其发展先后经历了自然普及、衰落、改良升华三个阶段。

"文革"前,葫丝芦是傣族男青年向女青年传递爱情的一种媒介,不能登上大雅之堂。

"文革"后,用葫芦丝串姑娘的方式逐渐被其他方式所代替。

由于专业人才的努力,葫芦丝开始走上专业舞台。

80年代以后,梁河傣家乐坛人才辈出,先后出现了龚全国、龚家铭、哏德全、李仲培、冯绍兴、杜德光、龚廷政等一批专业和业余文艺骨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龚全国、哏德全、龚家铭等梁籍专业人才。

在演奏方面,傣族青年葫芦丝演奏家龚全国在80年代脱颖而出,以出手不凡的力作将葫芦丝艺术首先搬上舞台。

龚家铭亦在葫芦丝的制作、谱曲等方面做出贡献。

全国著名的作曲家施光南创作出《月光下的凤尾竹》乐曲,使葫芦丝音乐风糜大江南北。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后起之秀的"葫芦丝王子"哏德全在当今中国乃至国际乐坛尽现风采。

  梁河的傣族、德昂族、阿昌族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最具特色的民族民间传统乐器葫芦丝,在以傣族为主要居民的勐养、芒东河西、遮岛等地的傣族、德昂族民间艺人制作葫芦丝已有悠久的历史。

据勐养镇芒蚌村的沙永兴、沙永明两兄弟及其父亲,硝塘的景岩礼,芒彦的莫安荣,帮盖的冯绍兴,河西乡二古城德昂族杨德先、杨忠平父子等颇有名气的民间艺人都说,葫芦丝演奏和制作的技艺是其祖父就是祖传了,他们制作的葫芦丝曾销往潞西、瑞丽、陇川、盈江等周边县市,受到傣族、德昂族、景颇族、阿昌族群众的欢迎,而用葫芦丝与陇川户撒阿昌族匠人交换户撒刀的尤为普遍。

  德宏,源于傣语,因地理方位而得名,意为“怒江下游的地方”。

德宏,是贝叶经记载的“勐卯古国”,是司马迁笔下的“滇越乘象国”,是《马克·波罗游记》中的“金齿国”。

大江南北传唱的著名歌曲《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所赞颂的就是德宏这个神奇美丽的地方,这片蓄势待发的热土。

德宏是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集边境、口岸、民族、热区为一体,自然环境优美,坝子平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边贸活跃,民族风情独特,民族文化资源丰富,被国内外誉为“孔雀之乡”、“歌舞之乡”。

 

  德宏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森林茂密,野生动物资源丰富,一直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绿孔雀定居的家园,是绿孔雀的原产地。

德宏各民族都喜爱孔雀,认同孔雀。

在古代,德宏先民将孔雀作为原始宗教的图腾崇拜。

11世纪中叶后,傣族、德昂族和陇川的阿昌族先后信仰佛教。

孔雀在佛经中被视为吉祥鸟、神鸟,是佛的化身。

佛寺建筑上雕塑了各种孔雀造型,佛龛、佛座、壁画、彩联上也刻绘着孔雀,供桌上插着孔雀翎,摆着千姿百态的孔雀工艺品。

同时,孔雀还走出佛寺,进入了民间日常生活:

德宏傣家奘房的栏杆上雕刻的是孔雀,门上贴的是孔雀,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牛车上插的是孔雀的模型。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德宏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底蕴深厚的孔雀文化。

傣族先民羡慕飞禽,模仿孔雀舞动开屏、展翅翱翔而创造了孔雀舞,并为后人世代喜爱,历久不衰。

每逢节日,各族群众翩翩起舞,自娱自乐。

由此,孔雀舞蔚然成风,名声鹊起,饮誉中外。

景颇族目瑙纵歌舞场上,瑙双瑙巴的头饰用孔雀翎装点。

据说,景颇挎包上的银泡和女人身上的银泡都是从孔雀身上学来的,甩银泡舞就是模仿孔雀开屏。

 

  孔雀文化是许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包容了傣族的“果占壁文化”、景颇族的“目瑙纵歌文化”、阿昌族的“阿露窝罗文化”、德昂族的“哀牢文化”、傈僳族的“阔时文化”。

近半个世纪以来,在所有记录德宏的文章中,“孔雀之乡”出现的频率最高,这充分说明德宏人心目中早已在打“孔雀”这张牌,而且逐渐被外界所认同。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成立于1953年7月23日,是云南省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

德宏地处云南省西南部,与缅甸联邦北部接壤,国境线长503.8公里,国土面积11526平方公里。

全州总人口106.78万人,以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傈僳族、德昂族等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1.7%。

全州辖潞西市、瑞丽市、陇川县、盈江县、梁河县两市三县。

州府设在潞西市芒市镇,陆地距省会昆明649公里,空距427公里。

  德宏自然环境优美,历史文化灿烂,民族风情独特,区位优势突出,自然资源丰富,素有“孔雀之乡”的美誉。

德宏最突出的特点,浓缩地体现在“边、情、绿、宝”四个字上。

“边”,指的是德宏边境线长,中缅边境德宏段是全国有名的和平边境、商贸边境、奇特边境。

德宏,不仅是历史上著名的南方古丝绸之路──“蜀身毒道”的主要出口和滇缅公路、中印公路的交汇点,至今仍然是我国大西南面对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陆地口岸,也是云南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

在503.8公里的国境线上,分布着瑞丽、畹町两个国家一类口岸和章凤、盈江两个国家二类口岸,有中国惟一实施“境内关外”海关特殊监管模式的瑞丽姐告边境贸易区;在28处渡口、64条通道中,有9条公路与缅甸境内的史迪威公路相连接,内陆商品不需绕道马六甲海峡,即可经八莫水路、密支那水路、铁路,运抵仰光出印度洋;或从史迪威公路北上,沿印巴铁路直接进入中东,走向世界,是我国通往缅甸、印度和东南亚、南亚最便捷的国际陆路大通道。

全州有26个乡镇与缅甸毗邻,国境线两侧,同一民族跨境而居,村寨相连,阡陌相通,互市通婚,同赶一条街,共饮一江水,有“一井两国”、“一院两国”、“一寨两国”甚至“一坝两国三城”的边境奇观。

“情”,即德宏具有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风情。

傣族德昂族的泼水节、景颇族的目瑙纵歌节、傈僳族的阔时节、阿昌族的阿露窝罗节等民风民俗各具特色,各民族能歌善舞,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中缅两国人民睦邻友好,“胞波”情谊源远流长,到处洋溢着中缅人民深厚的胞波情、丰富的民族情、独特的宗教情、秀丽的山水情。

陈毅元帅“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的著名诗篇,正是中缅友好的传神写照。

“绿”,即德宏属亚热带地区,这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气温为18.7℃─20.3℃,年均降雨1400毫米—1700毫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花开四季、果结终年。

全州森林覆盖率61.2%,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素有“动植物王国”、“热带亚热带物种基因库”的美称。

放眼望去,宛如置身一片绿色的海洋。

只要来到德宏,就能呼吸到绿色空气、品尝到绿色食品、享受到绿色心情,在绿色的大自然体验和谐。

可以说,德宏是一个集康体、休闲、旅游、度假、居住、娱乐为一体的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

“宝”,即德宏紧邻世界著名珠宝玉石产地缅甸,与“翡翠之乡”缅甸克钦邦毗邻,各种红、蓝宝石,翡翠、玛瑙,特别是亿万年的树化石、树化玉等稀世珍宝惟德宏特有,“东方珠宝城”——德宏瑞丽市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珠宝翡翠交易市场和集散地。

  云南葫芦丝主要起源于云南德宏地区,富有浓郁的地方民族色彩。

  这种乐器用天然葫芦作为吹气壶,以三根长短不一的紫竹管或者凤尾竹并排插在葫芦的下端,中间较长的一根叫主管开七孔。

旁边的两根称为副管,一支为高音,一支为低音。

有梅花扣型和推来型。

葫芦的上端称为吹嘴,指按中间主管的音孔,在奏出旋律的同时,左右两根竹管同时发出固定的单音,与旋律构成和音。

其音乐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极富表现力,深受云南人民的喜爱,无论民音,还是专业舞台都能听到它演奏的优美的声音。

近年来在葫芦丝王子:

哏德全老师的不停努力和国家的大力的支持下,现在在国内外也颇受瞩目。

傣族汉子哏德全招牌形象是那一脸大胡子,用他的话讲他长得“特别原生态”,土得掉渣,做人低调的他名声在外,去年初在春城昆明,俄罗斯爱乐交响乐团为他伴奏,演绎了一场云南民乐与西洋乐交融的新年音乐会,这些年来,他还先后应官方文化部门邀请,赴美国、瑞士、日本、韩国和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访问、演出和讲学,进行文化交流。

哏德全出生于梁河县勐养镇邦盖村一个傣族农民家庭。

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葫芦丝,十个勐养人,九个会吹道(傣族称葫芦丝等吹奏类乐器为“道”),哏德全的爷爷、外公、舅舅是勐养的葫芦丝名师,母亲是有名的民歌手,出身“葫芦丝世家”的他,从小随父亲和舅舅学习葫芦丝、巴乌演奏及制作,在家乡放马的岁月里,他在马背上吹了9年的葫芦丝。

16岁后,又拜会李仲培等当地名师和文化人学习音乐理论及民族吹管乐,学习专业化、规范化演奏技巧,在演奏技巧上有了很大提高。

得天独厚的传承,加上超人的勤奋和努力,磨炼出他扎实的功底和灵活多变的技巧。

他说:

“作为一个音乐人,仅有刻苦是不够的,要用心,要耐得住寂寞,要用真情和真心去感受、发掘音乐的精髓。

”1989年,哏德全老师出版了第一张葫芦丝音乐专辑,这是中国乃至世界第一个发行葫芦丝音乐专辑的人,引起了强烈的轰动,专辑被人们称为美妙绝伦的天籁之音,一版再版仍供不应求,创下了中国和世界葫芦丝音像作品的发行量之最,专辑销售到欧洲,葫芦丝被称作东方萨克斯。

在继承前人的精华中,哏德全在葫芦丝演奏和制作中不断创新。

他将传统葫芦丝的7个孔改为9个孔,提高了演奏难度,但音域得到了很大的扩展,通过气息和指法控制,吹出小于半度的升降音。

中国民族吹管大师俞逊发先生称,哏德全的演奏韵味是独一无二的,所表现的情感和意境无与伦比。

多年来,哏德全肩负葫芦丝文化传播交流的重任,将德宏的民间艺术和风土人情传播到海内外,他也因此被称为国内外传播葫芦丝文化的使者。

哏德全的家乡梁河县现正在申报“葫芦丝之乡”,有人说,这是用他的葫芦丝吹出来的。

哏德全1958年5月生于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勐养江畔的一个寨子里,他从小酷爱音乐,10岁就随祖父、舅舅学习葫芦丝演奏与制作。

哏德全在梁河糖厂参加工作,曾在该厂水泵房当工人,他通过自己对葫芦丝的热爱和多年的艰苦耕坛,努力探索,在葫芦丝的演奏与制作上有了很高的造诣,成了当代民族乐坛上著名的葫芦丝制作者和葫芦丝演奏专辑最多、水平最高、最具代表性的演奏家,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被人们誉为当今葫芦丝演奏的一代宗师、葫芦丝王。

这20多年来他除了致力于葫芦丝的演奏与制作外,还着重教学,传授葫芦丝演奏知识与技巧,跟随他学习葫芦丝演奏的除了中国学生外,还有日本、意大利、法国、美国等国的留学生,使葫芦丝这一民族瑰宝、民族艺术飘洋过海,走出云南,走向世界,得到广泛的流传。

几年来,一直被云南省文化厅、省电视台、省广播电台特邀演奏录制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

先后担任舞剧《泼水节》,第一届国际旅游艺术节开幕式晚会《江之吟》等节目的葫芦丝演奏和领唱,云南省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他的专辑《多情的葫芦丝》等多盒录音带。

该社又推出了他和杨志宇、李春华共同编著的国内第一套葫芦丝、巴乌有声教程及配套VCD光碟《傣风神韵》。

哏德老师全曾对电台记者说:

“以前的葫芦丝很民间,只是能多出来吹响,不能跟乐队、钢琴这些乐器合乐。

真正把葫芦丝的调规范,我做了很大的努力。

”“吹出《月光下的凤尾竹》创作的歌曲很快、很容易,象你我保你三天能学会两首,但要学好太难。

我有个好朋友是笛子演奏家,他20年前接触过葫芦丝,笛子和葫芦丝是相通的,他摸一个小时就可以和乐队和。

他说这个太简单了。

但他玩了20多年,一天在街上见到我说德全,太难了,我吹20年永远达不到你那种感觉。

”哏德全老师制作的葫芦丝销路很俏,撒切尔夫人来中国时,很喜欢葫芦丝,哏德全送给了她两个。

为了把葫芦丝之乡的名气打响,他把工作室从昆明又搬回家乡,鼓励乡亲们多种葫芦,销路由他包了。

2003年8月,哏德全老师为回报家乡父老,借返家之机,在梁河举行“故乡情”葫芦丝演奏音乐会,这反映出了民间艺术家植根于家乡的一份深情,他为世人了解傣族,了解葫芦丝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58年5月生于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勐养江畔的一个寨子里。

从小酷爱音乐,10岁就随祖父、舅舅学习葫芦丝演奏与制作。

这20多年来他一直艰苦耕坛,努力探索,在葫芦丝的演奏与制作上有很高的造诣。

目前他除了致力于葫芦丝的演奏与制作外,还着重教学;传授葫芦丝演奏知识与技巧,跟随他学习葫芦丝演奏的除了中国学生外,还有日本、意大利、法国、美国等国的留学生,使葫芦丝这一民族艺术飘洋过海,得到更广泛的流传。

几年来,一直被云南省文化厅、省电视台、省广播电台特邀演奏录制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

先后担任舞剧《泼水节》,第一届国际旅游艺术节开幕式晚会《江之吟》等节目的葫芦丝演奏和领唱,云南省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他的专辑《多情的葫芦丝》录音带。

该社又推出了他和杨志宇、李春华共同编著的国内第一套葫芦丝、巴乌有声教程及配套VCD光碟《傣风神韵》。

葫芦丝乐器与现代电子乐器合奏,亦能体现两种乐器的完美结合,呈现了古典与现代结合的亲切婉转,温馨醉人的全新感受。

葫芦丝王子---哏德全老师,出身于傣族家庭。

傣族人民多才多艺,能歌善舞。

在节日里,不论是在江中划龙舟或是在江边放“高升”(用葫芦丝作为乐器),还是在广场上“赶摆”或是在竹楼里饮酒欢宴,都可以听到动人的歌声。

云南十九怪:

葫芦可以制作成为乐器卖,还可以吹出音乐来。

编辑本段云南葫芦丝的历史

  云南葫芦丝的历史悠久,其渊源可追溯到先秦时代,它是由葫芦笙演进改造而成的。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族音乐工作者对葫芦箫进行了不断的改革。

1958年,云南省歌舞团首先把音域扩展为14个音。

近年来,北京的一些文艺团体又制成两种新葫芦箫。

其中的六管葫芦箫,可以吹奏单音、双音、单旋律加持续音及两个和音旋律加持续音。

既保持了原来乐器特有的音色和风格,又增大了音量、扩展了音域、丰富了音响色彩和表现力。

在我国民族乐器大花园中,它已成为一支引人注目的奇葩。

1980年初,中央民族乐团访日小组,曾用这种新葫芦箫为日本人民演奏,受到了欢迎和好评。

  云南傣族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

很久以前,一次山洪爆发,一位傣家小卜冒抱起一个大葫芦,闯过惊涛骇浪,救出自己的心上人,他忠贞不渝的爱情感动了美妙的乐声,顿时风平浪静,鲜花盛开,孔雀开屏,祝愿这对情侣吉祥幸福。

从此葫芦丝在傣族人家世代相传。

  云南傣族人民多才多艺,能歌擅舞,在节日里,不论是在江中划龙舟或是在江边放高升,还是在广场上赶摆,或是在竹楼里饮酒欢歌,都可以听到动人的歌声。

赞哈(民间歌手)在葫芦丝的伴奏下唱着古老的传说和美丽的神话,唱着旧社会的苦难和新社会的幸福。

  在德昂族广泛流传的古老爱情悲剧故事《昆撒乐和欧比木》,对葫芦丝的起源作了描述。

古代的德昂族寨子里有一个叫昆撒乐的小伙子和一个叫欧比木的姑娘,他们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情投意合。

昆撒乐会用树叶、竹叶吹奏出美好的音乐。

由于叶片会干枯,难以保管,昆撒乐就用薄薄的铜片代替叶片,并把薄铜片放到细竹筒上吹。

后来,竹管被虫蛀出一些小洞,吹奏时用手指按不同的洞眼,竹管发出的声音就会变化,再套上葫芦,声音更悠扬了。

就这样,昆撒乐发明了“毕格宝”(葫芦丝的德昂语名称)。

昆撒乐常常在劳动之余吹起“毕格宝”,欧比木一听到乐声,就会来与他约会。

但是,欧比木的父母嫌昆撒乐家境贫寒,不愿将欧比木许配给昆撒乐,便悄悄的在深山老林里盖了一间小吊楼,将欧比木藏到小吊楼里,不让他们见面。

昆撒乐是个有骨气的小伙子,决心外出去挣钱,娶回心爱的姑娘。

欧比木一个人住在吊楼里,天天思念心中的情人,泪水把眼睛都弄花了。

一天,欧比木见地面上有脚印,以为是昆散乐来过,就把梯子放下,等待心上人的到来。

哪知吊楼附近的脚印竟是老虎留下的,晚上饿虎顺着梯子爬上吊楼,把欧比木吃了。

昆撒乐在外地拼命干活,节衣缩食,攒得了许多银子,赶回家。

他找到小吊楼时,发现心上人已不在人间,悲愤不己,钻进深山将老虎杀死。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就会用“毕格宝”吹起悲怨的乐曲,控诉这人为的悲剧。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昆撒乐和欧比木就将“毕格宝”作为“传情”乐器世代传承了下来。

“毕格宝”吹奏的曲子就是德昂人民用葫芦丝世代传承吹奏的《流泪调》。

现在梁河县的西乡二古城德昂族村寨里,还有很多人会吹这首调子。

编辑本段云南葫芦丝的种类

  云南葫芦丝:

是很有特色的乐器,形状和构造别具一格。

它由一个完整的葫芦,3根竹管和平枚金属簧片组成,通体长约30厘米。

在葫芦的柄端,插一竹管为吹口,整个葫芦做气箱,葫芦底部插进3根粗细不同的竹管,每根插入葫芦中的竹管部分,镶有一枚铜质或银质簧片。

中间的竹管最粗,上面开着7个(正6背1)音孔,可吹出由g~g'一个八度的旋律音,称为主管。

两旁的副管,上面只设簧片,不开音孔,只能发出与主管共鸣的和音,通常是较细的竹管发a音,最细的发e'音。

  1、根据不同的材质要求和制作要求分为:

天然葫芦紫竹葫芦丝、黑檀葫芦丝、红檀葫芦丝、胶木葫芦丝等;

  2、根据音型分为:

单音葫芦丝、双音葫芦丝、三音葫芦丝、加键音葫芦丝等;

  3、根据调型分为:

降B、C、小D、G、F、大A、大D、小F调等;

编辑本段云南葫芦丝结构图

  葫芦丝主要由主管、簧片、附管、葫芦四大部份构成

  主管:

旋律管,开有多个按音孔。

傣族旧式主管上开有六个按音孔(前五后一),适合吹奏傣族民歌小调。

现今流行的被称之为传统葫芦丝的主管是从旧式主管改良过来,上面开有七个按音孔(前六后一),可发九个全孔音及八个半孔音(或组合孔音),主管背面下方还有一个出音孔和两个穿绳孔。

  簧片:

发声部件,安装在竹管一端。

簧舌形状为等腰三角形和

  长方形两种,材料以铜质为主。

  附管:

辅助(合声)发音管。

常见的为一附管发一单(长)音,高音附管。

发主管第五孔音;低音附管发主管第一孔音或主管第三孔音两者任选。

一般的葫芦丝只有一个高音附管,附管和主管有机的配合可以使音乐更具活力,附管音孔,按住时附管不发音,打开时附管发音。

葫芦:

葫芦起漏斗作用,气流通过葫芦传递到主管和附管里面。

葫芦品种繁多,全国各地均有种植,形状以亚葫芦为佳。

  卡子:

的主要作用是起到葫芦丝构造上的稳定,使附管与主管牢牢捆在一起。

主管尾塞:

它起到的作用是使低音区的发音更加圆润。

  拆卸功能托:

主要作用是起到葫芦与竹管有机的结合,竹管牢牢的插入葫芦内,密封、不漏气。

由于此托的使用,竹管可以不用粘死在葫芦上,起到随时拆卸,可利于专业人士及对葫芦丝簧片发音原理有一定了解的爱好者,进行时时的簧片调整。

  双管巴乌

  双管巴乌又称双眼巴乌。

彝族单簧气鸣乐器。

流行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蒙自、建水等地。

  管身竹制,由两支形制、音高完全相同的竖吹单管巴乌并排绑扎而成。

管身多用较细的无节青竹管制作,管长20厘米、内径1厘米,管体修削成方筷形或将两管相邻处的管壁削平。

正面开有六对圆形按音孔,孔距均等。

在上端管口各插入一截竹管作为簧管。

簧管长4厘米、外径1厘米,上留竹节,下口与管身相通,将簧管正面竹皮削平,在节下刻出一个长3.5厘米、宽0.3厘米的竹制簧片,簧舌朝上。

将两管的上、中、下三处用细线绑扎牢固。

也有管身用鹰腿骨、雁腿骨或银制的双管巴乌。

其中鹰腿骨制的双管巴乌,管长17厘米,上开六对圆形按音孔,上口各插入一截长3.7厘米的青竹制簧管,上刻竹簧,簧舌朝上。

骨制或银制的双管巴乌多属礼器,为博物馆或民间收藏家所珍藏。

  演奏时,管身竖置,将两个簧管含入口中,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分别横按两管上三孔,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分别横按两管下三孔,吹气鼓簧按孔发音,音域c1—c2,为一个八度。

一般不能超吹。

双管巴乌音色清脆明亮,音量较大。

常用于独奏或为民间歌舞伴奏。

  双管巴乌特点

  双管巴乌是在传统巴乌的基础上,通过两支巴乌的组合,在不破坏巴乌天然最美音段的基础上,对巴乌音域及演奏进行扩展。

  双管巴乌从形状上看酷似两支巴乌捆绑,有两支主管,因此形象的称之为双管巴乌。

从单支主管的音域及演奏方法上看,也和传统巴乌一样。

其创新在于两支主管上运用的手指法不同,从而使得巴乌音域扩展3个音。

  依据对巴乌筒音定音的不同,双管巴乌的音域可以从低音5到高音2、低音2到高音6、低音1到高音5,由此也就产生了三种常用指法。

80%的歌曲都能用该双管巴乌演奏,传统葫芦丝教材所提到的几种指法也都能在该巴乌上得到充分运用。

因此,双管巴乌除了扩展演奏范围外,还同时深化了巴乌的演奏技巧。

  双管巴乌优势

  1、在不破坏传统巴乌音色的同时扩展音域。

  对于很多改良葫芦丝、巴乌而言,为了扩展音域,通常会使得扩展前巴乌的主音质量有所下降。

该巴乌没有对传统巴乌主音进行任何变更,只是通过组合来扩展音域,因此,保证了巴乌原主音的质量。

  2、不对指法做大的调整,容易上手。

  前面提到,该巴乌的指法依据筒音定音的不同,组合两支主管,从而达到扩展音域的目的,因此演奏时沿用传统巴乌的指法,组合即可,不象加键巴乌那样要重新变更手指指法。

只要习惯指法组合,合理在两主管之间进行切换,就很容易用双管巴乌演奏。

  3、充分利用了传统巴乌最美的音段。

  传统巴乌筒音做5时的音段低音6到高音3是最美的,其余几个音的音色稍差,高音音量也较弱。

而双管巴乌对两支主管进行组合,可在两主管之间切换、替代,避开传统巴乌的2个弱势音——高音5、6,也就是利用了两支主管最美的音段,达到最佳演奏效果。

  异调双管巴乌

  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音乐学院吴爱国和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沈钰青二人合作,共同改革研制成功竖式异调双管巴乌,改变传统的两支同调巴乌为两支异调巴乌,在保持原有音色特点和没有增加一个按键的情况下,使音域扩展到近两个八度,可以演奏双音和复调,并可转调,显著地提高了巴乌音乐的表现力。

  这种异调双管巴乌,由吹头插座、管身、簧片和牛角垫构成。

吹头插座为两个独立的铜制吹管,上端为弯形吹口,下端设有安置管身的插座,吹头里面置有铜制簧片,为避免吹奏双管时漏气,在两个吹口之间夹有牛角垫。

两支管身均由内径较细的竹管制作,上端插在吹头插座内,一支为G调巴乌,音域b—e2;另一支为高四度的C调巴乌,音域g1—a2,其间有宽达大六度的迭加音区,重复音达五个之多。

  演奏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