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手工教案三篇.docx
《幼儿园大班手工教案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手工教案三篇.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大班手工教案三篇
幼儿园大班手工教案【三篇】
导读:
本文幼儿园大班手工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蜗牛转珠 活动目标:
1、从课题入手,激发幼儿制作欲望,鼓励幼儿动手操作。
2、围绕主课题,引导幼儿大胆实践,提高幼儿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废旧材料:
饮料瓶、玻璃珠、光盘、彩绳等
2、背景图:
草地、树。
3、制作蜗牛的流程图
活动过程:
一、出示礼物盒子
师:
今天李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礼物,猜猜是什么?
(幼儿自由猜猜里面的礼物请2——3名幼儿)
师:
我打开来看看哦,是不是和你们猜的一样。
(打开礼物)
师:
哦~~~,原来是一个蜗牛转珠的玩具。
瞧,里面还有一颗珠子,我拿出来,谁来玩一下。
(请1名幼儿尝试玩)
A:
师:
还有没有不一样的玩法。
(刚刚的幼儿玩的方法不正确,在请一位幼儿)
B:
这么好玩的玩具大家都想玩(想)可是李老师只有一个,给谁玩好呢?
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呢?
(自己做)
二、幼儿探索蜗牛转珠的方法。
师:
嗯,这到是一个好办法,那我们先来看看蜗牛转珠是用哪些材料做的?
(请幼儿说,幼儿说一样教师出示一样材料)
师:
有了这些材料,我们该怎么做呢?
谁来说说我们可以先做什么?
在做什么?
(请幼儿猜一猜,说一说)
幼儿猜测制作的过程,教师根据幼儿的猜测出示流程图。
教师小结:
有的小朋友认为做蜗牛的壳,有的认为先做身体……你们的想法都可以,但是老师做下来发现这样做是比较顺的:
先装饰蜗牛的壳,在剪瓶子,然后把蜗牛的壳和瓶子固定在一起,再做蜗牛的身体,最后把身体固定在壳上面。
三、教师整理制作过程,并对部分环节进行示范。
装饰光盘→剪瓶子→固定瓶子→做身体→完整的蜗牛
①师:
蜗牛的贝壳你们会做吗?
(会)
(出示教师做的贝壳,绕的线留一段)
呀,多出来的怎么办?
(教师示范把多出来的剪掉)
②师:
瓶子会剪么?
(会)
(教师拆一个做好的给幼儿看,然后请一个幼儿示范)
看这是老师剪的瓶子,这个像花瓣一样,你们会像老师一样剪吗?
谁来试一下。
师:
剪好了我们要把花瓣掰下来,然后捏一捏。
(教师示范3个,然后请1幼儿示范,重点在捏一捏)
剩下来的谁来帮我完成?
③师:
剪好后我们把瓶子固定在刚刚做好的壳上面。
然后在每一片花瓣上都贴上双面胶,固定要把瓶子的盖子和光盘的洞洞对齐,花瓣每一根都要用力的压一压。
师:
现在会了吗?
④师:
那么身体会做吗?
记得蜗牛的身体上面还有什么?
(引导幼儿说出眼睛、嘴巴和触角)
⑤师:
现在我们只要把身体装到壳上面,这样一个蜗牛转珠的玩具就做好了。
操作前的要求:
师:
现在我们小朋友一定都知道怎么做了。
现在告诉我先做什么?
(贴数字)
装饰光盘→剪瓶子→固定瓶子→做身体→完整的蜗牛(按顺序标上①②③④⑤)
记住哦,等一下我们下位要先拿光盘做壳,撕下来的东西要放在篮子里,等等用见到的时候要小心一点哦。
三、幼儿制作蜗牛转珠,教师巡视指导。
幼儿制作的时候播放音乐《我有一双勤劳的手》
帮助个别能力差的幼儿一起完成。
四、幼儿自由玩蜗牛转珠。
师:
做好的小朋友拿一颗珠子玩一玩,看看有没有成功,你觉得成功了就给客人老师检验一下。
师:
你们的蜗牛转珠玩具做的真棒。
现在我们把小蜗牛送到草地里,让其他小朋友到这里来的时候也可以玩一玩。
(幼儿送蜗牛到背景图上)一次性饭盒和盘子 活动目标:
1、合理利用费旧物品,培养环抱意识。
2、使用粘贴装饰,变化出各种物品,培养幼儿对动手制作的兴趣。
3、提高手部肌肉动作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一次性的饭盒和盘子,泡沫、乒乓球或棉花。
2、已经制作好的作品:
台灯、船、脸谱、桌子、椅子、花盆、钟、煤气灶、镜框、包等。
3、水彩笔、剪刀、镊子、胶水、细铅丝、自粘纸。
4、摄制的录象(**随意丢一次性饭盒和盘子)
活动过程:
一、观看录象,讨论
师:
出示一次性饭盒和盘子,看看录象中的他们把盒子放哪里了?
你喜欢吗?
你看到了,你想怎么办?
(观看录象)
师:
谁告诉我你喜欢这样的行为吗?
你看到了,你想怎么办?
(**:
应该把一次性饭盒和盘子放到垃圾箱里。
2-3位)
师:
你们的这种行为真好,想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呢?
你们可以讨论一下。
师引导:
扔在垃圾箱里就没有了,能不能利用一下,美化一下我们的环境呢?
师:
谁来说说可以怎么办?
(可以做成东西)
师:
可以做成什么东西?
(花盆、椅子、包……)
二、参观制作好的物品,自由结伴探索讨论。
师:
你们想的办法真好,等一下请你们去参观一下小朋友与老师共同制作举办的一个“一次性饭盒和盘子”手工艺展,你们几个几个结伴自由研究讨论一下,如何制作的,等听见老师的信号你们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来。
(幼儿参观)教师指导观察:
看看这个包的带你有什么发现?
是怎么粘上去的呢?
看看煤气灶上面的盆子你有什么?
旁边的开关是用什么做的?
师:
谁来告诉大家,你发现镜框的下面的脚是怎么做的?
(剪两小块一样大纸盒,然后剪一刀,就能把镜框插上去了,另外一种是将饭盒带边剪下一块,然后贴在后面)边讲边演示一次。
师:
谁来告诉大家,你发现脸谱是怎么做的?
(把饭盒分成两半,然后在后面划上两道,然后粘上布、线、纸)……
三、幼儿操作
师: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好多的东西,第一张桌子上的材料是制作台灯、包、船;第二张桌子上是制作钟、脸谱;第三张桌子上是制作镜框和花篮;第四张桌子是制作桌子、椅子和煤气灶,做好后,请放在“一次性饭盒和盘子”手工艺展中,等一下,我们要拿到外面去展览。
(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四、小结
师:
今天我们一起作乐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把费旧的物品利用起来了,来装饰我们的生活。
纸杯娃娃 教学目标:
1、了解纸杯娃娃的基本构造;
2、初步掌握分割、组合等基本制作方法;
3、能设计自己喜欢的娃娃,并能按照设想制作。
过程与方法:
能在设计、制作过程中相互评价、反思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行适当的改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设计制作,享受制作的乐趣,感受合作的力量和乐趣,体验创造魅力;
2、通过废弃纸杯再利用渗透环保意识和环保能力;
3、通过对作品的评价交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纸杯娃娃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分割、组合等基本的制作技巧并有所创新。
教学准备:
调查表、几个一次性纸杯、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交流信息,引入课题
1、师:
上周老师布置大家去收集废弃的纸杯并调查了家里一周使用一次性杯及处理方法的情况,现在请大家交流一下。
2、学生交流,师随机评价,补充资料(课件出示)
3、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师:
我也带来了一个大纸杯,(出示实物)它哭了,哭得可伤心了,为什么呢?
原来它的主人用它喝茶后,说它没用处就把它扔了。
同学们,难道它只能被扔掉或卖掉,真的没用处了吗?
赶快想个办法帮帮它吧!
(2)学生出主意,开阔思路,教师随机评价。
(3)揭示课题:
师:
原来只要动动脑,动动手,纸杯能做出这么多东西啊!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用纸杯做个娃娃。
老师从书上、网上找了几个纸杯娃娃,你瞧:
(出示课件)
二、表达交流,自主设计
1、师示范:
老师看了这些图片,也想用这些纸杯来个超级变变变,看清楚了,我要变了。
2、自主设计娃娃的样子。
3、表达交流
三、讨论制作,合作加工
师:
(过渡)接下来请同学们发挥你的聪敏才智,发挥你的想象力,利用这些废旧纸杯创造出更多漂亮精致的娃娃。
不过,动手之前看看友情提示。
1、友情提示
(1)先设计后制作;
(2)组内进行合理的分工;
(3)完成之后,给作品起一个名称,写在评价表上;
(4)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
操作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当心别把手弄破;
(5)老师这里有一个废品回收站,你不用的材料可以分类放到回收站,如果有需要也可以到回收站进行资源共享。
2、分组活动:
(1)教师一同参与,要注意到后面几组的同学,适当指导,提醒学生要注意多交流,积极尝试,及时鼓励敢于创新的学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老师看到大多同学都已经完成,就组织参观作品。
四、反思评价,延伸拓展
师:
同学们的手真灵巧,都已经做好了。
1、组织学生评价
师:
接下来,我们请每组选派代表上来介绍作品,介绍时要把作品名称和作品特色说清楚。
其他同学当评委评一评:
设计上,制作上等。
相机鼓励:
不错!
你们的作品很有创意!
你们合作得很好!
相信下一次你们会有更好的作品。
你们的作品真精致啊!
你说得多好呀!
今后继续努力!
2、整理课桌,回收废品
出示眉开眼笑的大纸杯:
你们看,这个纸杯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
(能被再次利用)
3、组织学生评估
师:
(过渡)刚才大家在制作过程中表现都很好,下面请你们完成评估表。
4、拓展延伸
1、做好后,这些娃娃还可以怎样进行美化,改进?
2、小结:
今天这堂课,同学们利用一些废旧纸杯加上自己的聪明才智,制作出了精美的小制作。
其实,我们身边有许多的废弃物都潜藏着被再塑造的条件,只要通过大家的慧思巧手,它们都可以化腐朽为神气。
(出示废品制作的作品的图片),课后去试试看,用你的作品来装饰自己的家。
五、组织大家下课后相互参观作品。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设计了“交流信息、引入课题——表达设想、自主设计——讨论制作、合作加工——反思评价、延伸拓展”等教学环节,并力求突出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多渠道收集信息能力。
2、充分利用交流评议,实现互动学习,促进技术思维。
具体包括:
(1)设计图的交流评议
(2)作品的交流评议
(3)问题和体会、发现的交流评议
3、多途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3)通过课前调查、作品展示拓展学生思路
(4)设计过程中鼓励创新
(5)作品交流注重特色介绍
(4)课尾的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