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部二类障碍异常差错考核标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007148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电部二类障碍异常差错考核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发电部二类障碍异常差错考核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发电部二类障碍异常差错考核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发电部二类障碍异常差错考核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发电部二类障碍异常差错考核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电部二类障碍异常差错考核标准.docx

《发电部二类障碍异常差错考核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电部二类障碍异常差错考核标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发电部二类障碍异常差错考核标准.docx

发电部二类障碍异常差错考核标准

发电部二类障碍、异常、差错考核标准

一、二类障碍

1、严重违章作业(公司安全生产奖惩条例附件二所列),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但未造成伤害者。

2、由于管理不善或工作过失造成设备损坏、化学品或油类泄漏、直接经济损失达1万元-5万元(不含5万元)。

3、由于疏忽或操作不当,系统设备误将汽、水、油、酸、碱送到检修现场者(未造成后果)。

4、未经调度部门许可,擅自操作调度管辖的设备者。

5、由于运行人员操作、调整不当汽轮机冲转后又停机;发电机并网又解列者。

6、由于运行人员误操作(含误碰、误动)造成主要辅助设备被迫停止运行。

7、由于人为造成设备误启、误停而未造成后果者。

8、锅炉在点火、升压、停炉过程中,汽包内外壁、内壁上下温差超过40℃。

9、锅炉正常运行中汽包水位超过+300mm或-350mm或汽压超过额定值的0.7MPa(以DCS历史站记录为准)。

10、炉膛正负压变化超过报警值且延续时间超过1分钟(事故情况除外)。

11、锅炉超压试验时压力超过额定压力的1.25倍,再热器超压实验压力额定压力的1.50倍。

12、由于人为调整原因造成锅炉磨煤机严重满煤者。

13、由于监视、调整不当造成而造成磨煤机出口温度高跳磨者。

14、锅炉侧主、再热汽温达570℃及以上或过热器、再热器出口壁温达600℃及以上。

15、任何工况下炉侧主再汽温10分钟内突降50℃及以上。

16、正常运行中由于调整不当机侧(DCS)主再汽温降至505℃。

17、表用压缩空气压力低于0.4Mpa(运行人员责任造成)。

18、电动给水泵汽化或倒转。

19、由于联系错误,造成6KV和380V电机电源误送、误停(造成后果按有关规定认定)。

20、较大的异常运行方式,明显不合理威胁安全运行的。

21、机组启停过程中造成汽机上下缸温差大于90℃。

若大于200℃部门认定为一类障碍。

22正常运行中操作不当造成汽机负荷超过350MW,或负荷超过340MW运行超过2分钟。

23、由于人为原因造成汽轮机真空连续下降6KPa。

24、正常运行中除氧器水位低于1500mm。

25.机组启动过程中,汽机低压缸差胀达+9.0mm值。

26、电动给水泵启动后,未及时投运冷油器,造成轴承温度升至报警值。

27、汽机启动后,未及时投运主机冷油器,造成油温升至报警值。

28、机组启动造成排汽温度超过100℃。

(如造成其它后果按有关规定认定)。

29.定冷水系统启动时,由于操作不当定冷水超压。

30.顶轴油泵定期试转时电流较正常值低,未作联系处理即投入备用。

31、充油电气设备由于渗漏引起油位降低到下限值以下,或油位高至极限油位,或油温升高至70℃及油中进水,运行人员未能及时发现联系处理,并对机组、电网的正常运行构成威胁者。

32、发电机励磁碳刷磨短未及时发现更换或更换不合格的碳刷,引起滑环发生环火现象或发电机滑环温度超过120℃未及时调整及联系检修处理。

33、电气设备检修未按工作票要求挂接地线(接地刀闸),或恢复时漏拆地线(接地刀闸),未造成后果者。

34、由于运行人员过失,造成检修设备有突然来电或设备有突然转动可能

35、任一380VMCC屏、配电箱误停电、送电,未造成后果者。

36、发电机氢气温度超过64℃,时间超过30分钟,可以采取措施控制而未采取措施。

37、发电机定子冷却水温度超过85℃,时间超过10分钟,可以采取措施控制而没有采取措施。

38、由于运行人员责任致使发电机氢气湿度超过10mg/m3,可以采取措施控制而没有采取措施。

39、由于运行人员过失造成220V直流系统一段母线失电,未造成后果。

40、由于运行人员过失造成220VUPS系统母线失电,未造成后果。

41、由于运行人员过失造成运行中的干式变压器温度超过90℃,时间长达10分钟,可以采取措施控制而没有采取措施。

42、由于运行人员责任引起380V系统的200-15kW电动机损坏。

43、由于运行责任造成柴油发电机退备时间超过48小时。

44、合地刀或挂接地线没有验电,未造成后果或被他人制止。

45、由于运行人员操作不当造成刮泥行架被泥沙压死被迫停运者。

46、加药、排污或工作失误,造成汽水品质恶化,工业水品质恶化超过4小时且未造成停机。

47、由于运行人员造成机组凝结水精处理装置全部退出运行。

48、化学药品及酸碱发生泄露或逸出造成污染严重未及时发现者及操作不当造成人员中毒、受伤者。

49、由于运行人员责任造成除盐设备被迫停运时间超过8小时。

50、由于除盐水箱储水量不足,而影响机组的正常上水者,或水箱水位降低至1/4者。

51、净化站因运行人员操作不当致使循环冷却水、工业冷却水、消防水、化学生水断水未造成后果者。

52、由于运行人员责任造成净水站泵房设备被水淹者,设备退出运行24小时。

53、排污泵、潜水泵启动后不监视,造成打空泵烧电机或设备损坏。

54、由于运行人员责任造成D100米幅流式沉淀池、D45米浓缩池、D29米机加池退出运行48小时

55、运行人员责任造成工业水浊度超过标准达3小时者。

56、运行人员责任造成除灰渣系统某一设备退出运行达12小时者。

57、电除尘检修时安全措施未到位或检修完毕未及时恢复常设安全措施。

58、由于人为原因使除灰设备停运或部分停运造成电除尘效率低超过2小时。

59.属二类障碍但性质较为严重者,部门可认定为一类障碍考核。

二、异常

1、误投或忘投各种主要保护装置或保护压板,被发现且未造成后果者。

2、由于运行人员操作、调整不当,机组点火又灭火

3、主汽压力超过18.4MPa,主汽温高于558℃,低于520℃(机侧)。

4、再热蒸汽温度高于550℃,低于515℃延时10分钟(机侧)。

5、主汽压力高于18.5MPa,主汽温度高于554℃,低于515℃延时10分钟(正常运行以机侧为主)。

6、再热蒸汽温度高于554℃,低于515℃延时10分钟(正常运行以机侧为主)。

7、送、引、一次风机、磨煤机油箱油位<1/3。

8、锅炉排烟温度超过175℃或尾部烟道发生二次燃烧者。

9、燃油进入汽水系统或燃油温度超过50℃。

10、炉前油系统漏油未及时发现(油枪启停必须安排人员现场检查)。

11、捞渣机水封破坏未及时发现者。

12、由于巡视不及时,造成给煤机皮带损坏严重者。

13、锅炉侧主、再热汽温达565℃-569℃或过热器、再热器出口壁温达595℃-599℃。

14、由于调整不当原因造成锅炉安全门动作者。

15、无故未按规定不对锅炉进行全面吹灰者。

16、机组运行中误操作或监视检查不到位造成油库跑油较严重。

17、锅炉启动点火前未投入炉底水封或运行中监视检查不到造成炉底水封失去未造成后果者。

18、正常运行由于调整不当机侧(DCS)主再汽温降至515℃。

19、因调整不及时,除氧器水位低于2000mm时。

20、给水泵停运时,除氧器出口取样门未关,加药门未关。

21、高加端差超过10℃未采取措施调节。

22、凝汽器水位高引起真空下降。

23、高加投运后给水温度低于正常运行值5℃。

24、机组启停过程中造成汽机上下缸温差大于50℃。

25、给水系统隔离时操作不当造成给水系统超压或给水系统安全门动作。

26、机组启动时切高缸控制时由于运行人员操作控制不当造成汽机反切缸。

27、高加投运时由于运行人员操作不当造成水位高高加解列。

28、给水泵运行中加药门未开,除氧器出口取样门未开。

29、油系统的滤网堵而没有及时切换和通知检修(造成后果按性质认定)。

30、汽机油净化正常运行中跑油发现不及时造成主油箱油位下降超过20mm.

31、由于人为造成除氧器溶氧大于10ug/L,凝汽器溶氧大于50ug/l超过4小时。

32、定冷箱水位异常,引起低水位报警或水位过高定冷水箱水位高报警。

(造成后果按性质认定)。

33、检查、调整不及时造成水塔溢流或低于1.2m。

35、转机轴承无明显的油位者(造成后果按性质认定)。

36、发电机定子冷却水水位低,引起发报警信号或定冷水箱水位高达900mm(造成后果按性质认定)。

37、正常运行中汽轮机主油箱油低于400mm。

38、操作调整不当造成除氧器溢流或满水振动。

39、较大的异常运行明显不合理威胁安全运行的运行方式等。

40、由于联系错误,造成6KV和380V电机电源误送、误停(造成后果按有关规定认定)。

41、人为过失造成主油箱油位下降超过20mm,未影响机组运行。

42、机组启动造成排汽安全门动作(如造成其它后果按有关规定认定)。

43、机组启停或检修过程中防范措施不到位造成油系统跑油,或油净化装置投运造成跑油。

44、人为原因造成泵发生倒转,未造成后果者(给水泵除外)。

45、操作中走错间隔,经人提醒,未造成后果者。

46、对发变组各部温度超过规程规定运行30分钟未发现联系处理者。

47、发电机定子电压正常,定子电流超过额定值的5%,连续运行5分钟者。

48、发电机定子电压超过额定值的5%或低于额定值的10%持续10分钟未进行处理者。

49、油浸自冷变压器上层油温超过85℃,未及时联系处理者。

50、不按设备实际情况,无故更改保险容量或所装保险不符合规定,被他人检查发现者。

51、6KV、380V厂用系统电压超过规定值允许范围,运行时间超过10分钟者。

52、发电机任一检漏仪液位超过200mm,报警10分钟内未发现处理者。

53、发电机氢压、氢纯度小于规定值,6小时未处理者。

54、未请示领导擅自将闭锁装置解除操作者未造成后果者。

55、检修现场的接地线(接地刀闸)位置和组数与记录不符者

56、由于运行人员责任造成15KW电动机损坏。

57、由于运行人员责任造成直流接地时间超过2小时,没有造成后果。

58、由于运行人员责任造成380V交流接地时间超过2小时,没有造成后果。

59、在五防系统正常的情况下,操作时没有使用五防系统对操作过程预演验证。

60、在机组无功出力允许的情况下,220Kv母线电压未达到调度下达的电压曲线规定值。

61、已经签发生效的工作票、操作票存在问题,有危机人身或设备安全的可能,在执行前被发现制止者。

62、走错间隔、误登带电构架,或检修中不按规定布置安全措施(如:

不挂牌,不上锁,不设围栏等),危及人身与设备安全,被发现制止者。

63、规定监护的操作项目,没有进行监护或监护不到位,未造成后果。

64、发电机定冷水电导率持续不合格时间每达到4小时。

65、运行人员责任不按时冲洗灰渣泵组及灰管线者。

66、运行人员责任造成制浆箱、灰沟堵灰者。

67、运行人员责任造成除灰水池溢流者。

68、运行人员责任造成灰渣浆池溢流者。

69、运行人员责任造成除灰渣系统轴封水、冷却水压力超标达1MPa者。

70、运行人员责任造成除灰渣系统润滑油压力超标达0.5MPa者。

71、运行人员责任造成除灰渣系统润滑油温度超标达10℃者。

72、运行人员责任造成电除尘系统、设备不能正常投运达4小时者。

73、运行人员责任造成D100米辐流式沉淀池、D29米机械加速澄清池、D45米浓缩池系统、设备不能正常投运达4小时者。

74、运行人员责任造成除灰渣系统、净化站系统排污泵坑水位高高,被迫手动运行两台排污泵或增加临时潜水泵运行。

75、运行人员调节不当造成净化站阀门室原水波动幅度达到300m3/min。

76、运行人员调节不当造成净化站机加池出水浊度波动幅度达5mg/l者。

77、运行人员调节不当造成除灰渣系统排灰不畅达4小时者。

78、运行人员调节不当造成除灰渣系统除灰水池水位大幅度波动,上限到溢流水位、下限到2米水位者。

79、正常运行中操作不当造成汽机负荷超过345MW。

80.属异常但性质较为严重者可认定为二类障碍考核。

三、差错:

1、运行中由于运行人员调整或监视不当除氧器安全门、辅汽联箱安全门

2、没有抄表或抄表发现异常未及时汇报。

3、锅炉侧主、再热汽温达560℃-564℃或过热器、再热器出口壁温达590℃-594℃。

4、由于调整原因造成事故放水电动门联开者。

5、擅自允许检修人员无票从事检修工作者(事故情况除外)。

6、由于协调配合不当,延误工作超过3小时者。

7、定期切换或测试工作无故未按规定时间进行者。

8、防冻保温工作不及时,造成设备被冻,有威胁安全生产的可能者。

9、设备油箱油位低至最低限者,运行人员未及时发现,未造成后果。

10、发生火灾时,运行人员未能及时报警。

11、未经批准随意动用消防设施或挪作它用者。

12、重要的辅助设备启、停未记录。

13、机组启、停及事故过程中,重要的操作没有记录者。

14、机组负荷变化原因、时间未做记录,造成电量损失原因不明。

15、运行方式栏填写不全或填写错误者。

16、下达的命令或技术措施未及时执行者(造成后果按性质认定)。

17、大型电机投运后,电加热器未及时退出,造成电机温度较高,被检查发现未造成后果者或大型电机备运时未及时投入电加热造成电机绝缘受潮。

18、发现设备运行异常,未及时汇报处理,未造成后果者。

19、重大操作工作未全部完成向下班交待不清楚者且记录记录不清。

20、应投的连锁而未投或该退的联锁而未退(未造成后果者)。

21、抄表不认真、弄虚作假,(造成后果按性质认定)。

22、各项定期工作记录不完整。

23、对运行管理有关规定不认真学习、执行者。

24、机组启、停时该启动的设备未启,该停的设备不停,由于操作和维护不当,造成重要辅助设备停用超过4小时。

25、各种泵检修完试运时,无油空转未造成后果者(造成后果按性质认定)。

26、进入生产现场未戴安全帽或佩带不规范。

27、将火种带入禁火区,乱动用灭火器材者。

28、由于运行人员使用阀门钩不当或操作不当造成热力系统阀门门杆搬断。

29、机组降出力、非停和燃油统计,时间、原因不认真,不及时。

30、MIS记录所要求登记的内容应填写而未及时填写。

31、配备器具丢失者(根据丢失器具价值大小考核)。

32、给煤机煤量统计有误者。

33、运行中由于运行人员调整或监视不当除氧器安全门、辅汽联箱安全门动作后不回座,或回座后不严,需进行处理者。

34、因人为过失造成辅汽联箱安全门动作。

35、给水泵停运时,除氧器出口取样门未关,加药门未关。

36、给水泵运行中加药门未开,除氧器出口取样门未开。

37、油系统的滤网堵而没有及时切换和通知检修(造成后果按性质认定)。

38、检修人员离开工作现场,未及时锁配电室门者。

39、得令对设备进行停送电操作,操作完毕不及时汇报复令者。

40、由于控制保险或者动力保险熔断未发现造成设备停运或退备,未造成设备损坏者。

41、电气工器具已坏未及时联系部门更换。

42、在规程规定的范围内的电气设备,送电前没有测量绝缘电阻按规定进行登记,未造成后果。

43、由于使用不当造成1000元以上的仪器仪表损坏,无法修复。

44、正常巡检的设备或系统,超过6小时没有巡检或巡检不到位。

45、正常的定期切换或试验的设备系统,6小时内没有完成(没有特殊原因)。

46、DCS、NCS、DEH、测量数据异常超过1小时,未及时联系处理者。

47、发电机定子冷却水入口导电度超过2μs/cm,10分钟未及时处理者。

48、生水箱、淡水箱、除盐水箱、工业水池、消防补给水池、泥水调节池、生水池、生活水池等水池溢流。

各酸碱储存罐、各化学药品计量箱、燃油储存罐等容器溢流。

49、除盐水电导率、二氧化硅含量超标持续时间达2小时。

净化站各供水超标达2小时。

主要设备定期工作未作。

50、循环水浓缩倍率持续超标时间达8小时。

51、灰水池、灰渣池运行中发生溢流者。

52、因检查或防冻措施不当,造成暖气等设备冻坏。

53、因巡检不及时造成渣沟堵塞严重。

54、因检查不到位,造成长时间大量跑灰。

55、运行人员调节不当造成除灰渣系统灰渣浆池水位大幅度波动,上限到溢流水位、下限到2.5米水位或用增、减电除电场冲灰水的方法调节灰渣浆池水位者。

 

2005年3月9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