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三题库.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006028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4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必修三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生物必修三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生物必修三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生物必修三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生物必修三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必修三题库.docx

《生物必修三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必修三题库.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必修三题库.docx

生物必修三题库

备用题库

(教师用书独具)

1.如图是细胞和人体生存的环境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生存的外部环境就是图中的内环境

B.人体生存的内部环境是图中的内环境

C.大气、气温属于图中的外界环境

D.图中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可以直接进入细胞

解析:

选D。

从细胞的角度看,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从人体的角度看即相对人体的外界环境而言,细胞外液就是内环境。

外界环境中的物质不能直接进入组织细胞,必须经过内环境。

2.如图为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

B.二氧化碳可以存在于②中

C.①与②④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D.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①中

解析:

选A。

由①与②可以相互渗透,②与③可以相互渗透,可推知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细胞内液、④为淋巴。

二氧化碳可以存在于组织液中。

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的含量很少。

正常情况下,血浆中不存在蛋白质水解酶。

3.右

图表示淋巴和另外三种体液之间相互关系的示意图,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A.甲、乙、丙分别是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

B.细胞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是生物体的内环境

C.甲、乙、丙和淋巴构成了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D.维持丙的渗透压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和蛋白质

解析:

选C。

根据图中几种体液的关系可以判断,甲、乙、丙分别是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

淋巴、组织液和血浆构成了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目前,日益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据报道,某儿童因长期食用不合格食品导致营养不良,血浆蛋白浓度降低,首先会引起下列哪种液体增多(  )

A.血浆        B.组织液

C.细胞内液D.淋巴

解析:

选B。

题干中某儿童因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浓度降低,渗透压降低,则血浆渗透压<组织液渗透压,组织液会从血浆渗透吸水,从而使组织液增多。

5.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显著。

下列对图中所示的内环境,a、b、c、d的名称表示正确的是(  )

①血浆 ②组织液 ③淋巴

A.①②③①B.②①③②

C.③①②③D.②③①①

解析:

选B。

肌肉注射药物首先进入组织液,接着进入血浆和淋巴,在随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之前,药物要再次进入组织液中。

6.

如图表示人体皮下的组织,b、c、d表示细胞外液。

下列因素中,可能引起b液增多的是(  )

①c周围的管壁破损 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 ③淋巴管阻塞 ④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②③

C.只有①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

选D。

7.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1结构和2结构的细胞所处具体内环境相同

B.人体摄入的营养物质太少会使A液和C液减少

C.3的有氧呼吸产物可参加体液调节

D.C液中可存在纤维素分子

解析:

选C。

A项中,1是毛细血管壁细胞,它所处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2是淋巴管壁细胞,它所处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淋巴。

B项中,人体摄入的营养物质少,使血浆的渗透压下降,此时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引起组织水肿。

C项中,有氧呼吸产物CO2能够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

D项中,纤维素是植物体内的多糖,动物体内不存在。

8.关于如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示①②③过程需要消化、呼吸、泌尿等系统的参与才能完成

B.④⑤可分别表示细胞所需要的氧气和养料、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

C.⑥表示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D.图示的内环境通常是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解析:

选D。

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需依赖于消化、呼吸、泌尿等系统。

细胞从内环境中吸收所需要的氧气、养料,并将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通过内环境排出体外。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内环境通常是由血浆、组织液与淋巴组成。

9.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进入内环境

B.H2CO3/NaHCO3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C.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

D.人体的内环境即体液

解析:

选B。

葡萄糖被小肠吸收,方式是主动运输。

人体血浆pH通常在7.35~7.45之间,而且相对稳定,这主要依靠血浆中的缓冲物质(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的调节。

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不会随环境气温的变化而发生明显的变化。

人体的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才是内环境。

10.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

A.降低、CO2、Na2CO3B.降低、乳酸、NaHCO3

C.升高、CO2、H2CO3D.升高、乳酸、NaHCO3

解析:

选B。

当机体缺氧时,部分组织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乳酸量增加,血液pH下降,此时血液中的NaHCO3与乳酸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进一步分解成CO2和H2O,CO2由呼吸排出体外,从而对血液pH的下降起到缓冲作用。

11.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都可能会引起内环境稳态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剧烈运动会导致血浆中pH明显下降,甚至出现酸中毒

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

C.饮食过咸,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

D.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调有一定的关系

解析:

选A。

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乳酸,会使内环境的pH略有下降,但不会下降明显,更不会导致酸中毒;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使从血浆内进入组织液的水分多于回流的水分,引起组织水肿;饮食过咸,血浆浓度上升,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佝偻病是由于机体缺少钙盐或维生素D而引起的。

12.进行常规体检时,通常要做血液生化六项的检查(肌酐是肌肉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通过肾脏排出)。

下表是某人的血液检查结果,下列根据检查结果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项目

测定值

单位

参考范围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35

IU/L

0~45

肌酐(CRE)

2.9

mg/dL

0.5~1.5

尿素氮BUN

14.6

mg/dL

6.0~23.0

血清葡萄糖GLU

89

mg/dL

60~110

甘油三酯TG

187

mg/dL

50~200

总胆固醇TCH

179

mg/dL

150~220

A.肝细胞发生了病变

B.可能有肾功能障碍

C.会出现尿糖,可能是胰岛B细胞受损

D.可能患有脂肪肝和贫血症

解析:

选B。

通过对血液检查结果的分析,只有肌酐的测定值不在正常范围中,由此可推断出病变部位可能在肾脏。

备用题库

(教师用书独具)

1.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植物激素是在细胞代谢过程中合成的天然有机物,是细胞代谢的产物

B.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点

C.能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

D.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解析:

选D。

植物激素是在植物体内一定部位合成,并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显著生理作用的微量的化学物质,具有微量、高效等特点;植物激素的种类很多,作用也各不相同,并非都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2.下列实例与植物激素作用无关的是(  )

A.苹果果实自然成熟

B.豆角茎的缠绕生长

C.牵牛花早晨和中午呈现不同颜色

D.秋天植物落叶

解析:

选C。

牵牛花的颜色和pH值有关,酸性为红色,碱性为蓝色,A、B、D中起主要作用的激素分别是乙烯、生长素和脱落酸。

3.在生长季节,玉米植株被雨后大风吹倒一段时间后会呈现如图所示的生长状况。

该图不能说明(  )

A.在该段时间内玉米光合作用合成量大于呼吸作用消耗量

B.生长素的运输属于主动运输

C.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D.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

解析:

选B。

玉米植株被雨后大风吹倒一段时间后仍表现为生长,所以在该段时间内玉米的光合作用合成量大于呼吸作用消耗量;玉米茎背地生长,根向地生长,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也说明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但并没有任何信息说明生长素的运输属于主动运输。

4.为了证明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一位同学设计了实验(如图所示),过一段时间,发现下端的琼脂块逐渐有了生长素。

作为其对照组,最合适的是(  )

解析:

选D。

为了证明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实验的自变量是胚芽鞘切段形态学的位置的不同,故答案为D。

5.在植物细胞中,吲哚乙酸主要由色氨酸经一系列酶催化生成。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吲哚乙酸可在胚芽鞘中大量合成

B.色氨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C.吲哚乙酸是一种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质

D.过量的色氨酸可抑制吲哚乙酸的合成

解析:

选B。

吲哚乙酸(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在这些部位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既然是一种氨基酸,就符合氨基酸的基本特点:

它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由色氨酸转变成吲哚乙酸,不是一种可逆反应,故大量色氨酸不能抑制它的合成。

6.为满足生产需求,要配制等量的A、B、C三种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分别用于促进同种植物根、芽、茎的生长,那么相应所需2,4D的物质的量MA,MB,MC的关系分别是(  )

A.MA=MB=MC  B.MA>MB>MC

C.MA<MB<MCD.MA<MC<MB

解析:

选C。

同种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程度不同,根、芽、茎的敏感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根>芽>茎,所以配制促进各器官生长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所需2,4D的物质的量为MA<MB<MC。

7.绿色开花植物雌蕊受粉后,在子房发育成果实的早期,除去发育着的种子,则(  )

A.子房发育成无子果实

B.子房停止发育,甚至脱落

C.子房照常发育成果实

D.子房发育成很小的果实

解析:

选B。

子房的发育离不开生长素的作用,而果实中生长素是由正在发育的种子产生的,失去生长素的供应,子房将停止发育,甚至脱落。

8.某同学发现了一株花色奇特的杜鹃花,于是采摘了部分枝条,打算用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采摘的枝条中,芽较多的较嫩枝条相对来说更容易生根

B.生长素促进生根效果与生长素处理枝条的时间长短成正比

C.生长素类似物有一定的毒性,实验结束后应妥善处理废液

D.可发现两个不同的生长素浓度,促进根生长的效果相同

解析:

选B。

芽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A项正确。

植物生长调节剂属于农药类,一般是低毒或微毒的,因此在实验结束后应妥善处理废液,C项正确。

生长素作用曲线是钟形的,除了顶点以外,促进生长效果相同(纵坐标)时对应的生长素浓度(横坐标)有两个,D项正确。

生长素促进生根效果与生长素处理枝条的时间长短没有因果关系,不成正比,B项错误。

9.将一玉米幼苗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固定在温、湿度适宜且底部有一透光孔的暗室内。

从如图所示状态开始,光源随暗室同步缓慢匀速旋转,几天后停止于起始位置。

此时,幼苗的生长情况是(  )

A.根水平生长,茎向上弯曲

B.根水平生长,茎向下弯曲

C.根向下弯曲,茎向上弯曲

D.根向下弯曲,茎向下弯曲

解析:

选B。

玉米幼苗固定在支架上,而光源随暗室同步缓慢匀速旋转,表面上是一个均匀光照,而实际光源随暗室同步缓慢匀速旋转则相当于一个单侧光,因缓慢匀速旋转各方向受重力影响相同,所以植物的茎只受单侧光的影响而不受重力影响,生长素向背光侧横向运输,故茎向光(下方)弯曲生长。

同理,植物的根不受单侧光和重力的影响,各个地方生长素都分布均匀,故水平生长。

10.农业生产中,利用生长素作用的原理可进行疏花疏果。

下列各项应用中与其原理最为相似的是(  )

A.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喷洒植株,这样可以达到保蕾保铃的目的

B.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C.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瓜类单性结实,产生无子果实

D.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

解析:

选D。

生长素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其中低浓度可促进生长、促进发芽和防止落花落果;高浓度时又能抑制生长、抑制发芽和疏花疏果。

题干中的疏花疏果和D项中的作为除草剂都是利用了高浓度抑制的这一特性。

11.植物生长素具有低浓度时促进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的特性。

以下哪一现象或应用不能说明生长素调节具有两重性(  )

A.在自然状况下,大型乔木的树冠多呈圆锥形

B.被大风刮倒的树木,其露出地面的根总是向地生长

C.置于窗台上的盆景植物总是朝窗外生长

D.在自然状态下,松树长成塔形

解析:

选C。

自然条件下,大型乔木的树冠多呈圆锥形,松树长成塔形都是顶端优势的体现。

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都体现了生长素调节作用的两重性,植物的向光性中,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都是促进作用。

12.赤霉素(GA)和生长素(IAA)在促进生长等方面具有相似的效应,原因是IAA的形成与GA有关(见如图)。

下列有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

A.GA可促进蛋白酶的活性

B.GA可促进与其他物质结合的IAA释放出来

C.GA可降低IAA氧化酶的活性

D.GA可解除IAA对生长的抑制作用

解析:

选D。

根据题意,IAA的形成与GA有关,而且二者的作用效果相似,可以判断GA可以促进IAA的产生,该作用有三种途径:

①GA通过促进蛋白酶的活性,加速蛋白质分解产生色氨酸,从而促进IAA的形成;②与其他物质结合的IAA在GA的作用下,能够释放出来;③GA通过降低IAA氧化酶的活性,来阻止IAA的氧化分解,从而有利于IAA的积累。

据图可知,GA对IAA的促进生长作用无影响。

备用题库

(教师用书独具)

1.如图为某地一个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

如果有一外来物种入侵,并以该种群的幼体为食,这将使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发生变化。

则这种变化为(  )

解析:

选A。

从该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中可看出:

该种群幼年的个体数非常多,老年的个体数相对比较少,属于增长型。

而外来物种入侵后以该种群的幼体为食,即幼年的个体被天敌捕食的几率远大于其他个体,导致该年龄段的个体数大量减少,从而改变了该种群的年龄组成,由增长型向衰退型转变。

2.(2014·湖北黄冈中学高二检测)下列图中,表示种群在无环境阻力状况下增长的是(  )

解析:

选B。

种群在无环境阻力状况下的增长是指在空间无限、资源无限和不存在任何天敌的情况下的增长。

在这样的条件下,种群会呈“J”型曲线增长,B图所示的增长便属于此种情况。

3.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

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小

B.K值表示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

C.e点时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D.d点之后出现环境阻力

解析:

选B。

c点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e点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环境阻力出现在d点之前。

4.(2014·山东聊城高二检测)将若干只雌、雄鼠放在一定大小的笼子中饲养,让它们自由交配繁殖,并且给予足够的饲料和水,则笼内鼠的数量和饲养时间之间的关系最可能是图中的(  )

A.a        B.b

C.cD.d

解析:

选C。

由题干中“将鼠放在一定大小的笼子中饲养并且给予足够的饲料和水”分析知,笼内鼠的数量呈“S”型曲线增长。

5.搁置一段时间的洗碗水,在其他条件都适宜的情况下,碗内微生物数量变化在开始一段时间内最可能呈(  )

A.“J”型曲线增长     B.“S”型曲线增长

C.“J”型或“S”型曲线增长D.无规律增长

解析:

选A。

碗内微生物在开始一段时间内,其生活的空间和资源可以认为是无限的,因此其增长曲线最可能是“J”型曲线。

6.某岛屿引入外来物种野兔,研究人员调查了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并据此绘制了λ值变化曲线(如图)。

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第1年至第5年间野兔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B.第5年起野兔种群数量开始下降

C.第15年至第2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D.第20年至第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

解析:

选D。

第1年至第5年间野兔种群增长率不变且λ>1,因此种群数量在增长;第5年至第10年间野兔增长率降低,但λ>1,说明种群数量还是在增长;第10年至第20年间,0<λ<1说明种群数量逐年减少;第20年至第30年间,λ=1说明野兔数量不增长,增长率为0。

7.如图为某一个足够大的山体中,从山麓到山顶的生物群落的结构和该山体基带所在的地带到极地的生物群落的结构比较示意图,下列对图示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图中X表示群落的垂直结构,图中Y表示群落的水平结构

B.该山体的垂直结构和其相应的水平结构具有相似性

C.图中X从上到下、Y从左到右构成生物群落结构的种群数目增多

D.影响图中X所示结构的因素只有温度

解析:

选D。

该山体从山麓到山顶的生物群落具有垂直结构,影响垂直结构的因素不只是温度。

从图中可知,两种结构具有相似性,从山顶到山麓、从极地到山体基带种群数目逐渐增多。

8.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

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

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解析:

选A。

草坪和树林两个群落中的植物都具有分层现象,其中的动物也都具有分层现象。

9.下列有关“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相关叙述有误的是(  )

A.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适于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B.该实验调查的指标是动物种类的丰富度和数量丰富度

C.样土塑料袋上应标明取样的地点和时间

D.可设计数据收集和统计表,分析所收集的数据

解析:

选A。

调查土壤中物种丰富度,不宜采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而使用取样器取样法;首先收集土壤,并标明取样地点和时间,将数据记录到表格中,并进行分析。

10.关于池塘中的群落结构,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垂直方向,鱼类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鱼类在池塘中垂直分布主要受食物影响

C.池塘中的动物群落没有水平结构

D.在水平方向上,生物种类分布有差异

解析:

选C。

池塘中的群落结构,既有水平结构也有垂直结构;水平方向上,池塘边缘由于雨水冲刷,具有较多矿物质,所以植物分布比较多;池塘中心矿质元素相对较少,所以植物分布比较少;由于植物分布存在水平结构,所以导致动物也有水平结构;动物的分布跟食物和栖息场所有关,所以动物无论在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都有不同的分布。

11.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2~4℃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

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

自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80%。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

B.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

C.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的其他生物组成群落

D.-2~2℃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

解析:

选A。

南极冰藻由硅藻等多种藻类植物组成,故A错误;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磷虾数量减少,必将导致企鹅数量减少;-2~2℃范围内,随环境温度升高,酶活性增强,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

12.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的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

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温度、食物B.温度、光照

C.湿度、温度D.光照、食物

解析:

选D。

森林群落的垂直分布是由光照强度不同引起的,上层光照强,有利于高大乔木生长,乔木之间光照减弱,适于灌木生长,林下光照弱适于耐阴的草本植物生长;而植物的垂直分层为动物创造了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不同的动物因食性的差别而分布于不同层次。

如杜鹃吃高大乔木的种子,主要分布在林冠层,而以草籽为食的则在林下层活动,如画眉等。

13.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下列哪一种情况是不会发生的(  )

A.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

B.物种总数逐渐增多,然后趋于稳定

C.在初始阶段之后,生态系统中生物总量下降

D.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有机物质总量增加

解析:

选C。

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A项正确。

演替过程中生物量、物种数目逐渐增多,然后趋于稳定。

生态系统中非生物有机物质总量也不断增加,所以B、D正确,C项错误。

14.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

A.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往往是破坏性的

B.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加以控制

C.演替过程只要不遭到人类的破坏和各种自然力的干扰,其总的趋势是物种多样性会增加

D.人类活动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

解析:

选C。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可以是积极的,如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等,也可以是破坏性的,如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等,但不可能超过所有自然因素对群落的影响及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任意加以控制。

演替主要受内部因素影响,若不受外部因素的干扰,总趋势是物种多样性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物植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