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物理全作业本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005769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上物理全作业本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八上物理全作业本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八上物理全作业本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八上物理全作业本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八上物理全作业本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上物理全作业本答案.docx

《八上物理全作业本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上物理全作业本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上物理全作业本答案.docx

八上物理全作业本答案

八上物理全作业本答案

【篇一:

人教版(教育部审定2012)八年级物理练习册上答案】

class=txt>第一章机械运动

(2)1.2。

(3)小于。

能力提升4

(1)5min

(2)72km/h。

5、80km/h。

200km。

探索研究6

(1)测出一盘蚊香的长度l;测出长为l1的蚊香燃烧时间t1;算出蚊香燃烧所用时间t。

(2)t=lt1/l1第一章综合练习一、1、dm。

cm。

min。

s。

2、20。

18。

3、1.2米每秒。

每秒通过1.2米的路程。

4岸边。

静止。

5静止。

后。

后。

6、1250。

7、闪电。

传播时间。

停表。

s=vt。

8、白烟。

提高。

12、29。

二、9d。

10c。

11b。

12b。

13c。

14c。

15d。

16a。

17a。

18b。

19a。

三、20、1mm。

3.15。

21、

(1)0.6000。

(2)20。

(3)s/t。

0.9。

22、以茶盘为参照物,茶杯是静止的;以房间为参照物,茶杯是运动的。

23、用钢卷尺测出车轮周长,在轮上系一个醒目的红布条,骑车从家到学校,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用圈数乘周长,就得到从家到学校的大概距离。

骑车时,注意交通安全,尽量走直线。

四、24、53m。

25、39s。

第二章声现象

第一节基础知识1、振动。

2空气。

电子通讯设备(无线电)。

3、介质。

不能。

4、时间。

种类。

温度。

340。

5、回声。

区分开。

响亮。

6c。

7b。

能力提升8、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空气可以传声。

不会。

9b。

10c。

探索研究11

(1)乙。

(2)甲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12、1836m。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基础知识1、音调。

响度。

音色。

2、频率。

赫兹。

hz。

3、超声波。

次声波。

4、高低。

频率。

强弱。

振幅。

远近。

5、音色。

6b。

7b。

8c。

能力提升9、响度。

音调。

10、

(1)

(2)(4)(7)。

11c。

12b。

13a。

14c。

15c。

探索研究16

(1)慢。

低。

(2)大。

强。

17

(1)能。

(2)几乎听不到(或听不到)手机铃声。

(3)真空不能传声。

第三节声的利用基础知识1、超声。

超声导盲仪。

倒车雷达。

声呐。

2、b超。

3、能量。

能量。

4d。

5b。

6c。

能力提升7a。

8a。

9、b超;声呐;超声波碎石;超声波洗牙。

探索研究10、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的原理。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基础知识1、无规则振动。

干扰。

2、90.。

70.。

50.。

3、声源。

传播过程中。

人耳。

4b。

5d能力提升6、噪声。

7、声源。

产生。

8d。

9a。

10d。

探索研究11、隔音盘可以反射和吸收部分声音。

第二章综合练习一、1、振动。

音调。

空气。

2、振动。

音色。

3、响度。

音色。

4、响

度大。

音调高。

5、音调。

音色。

6、信息,能量。

7、振动。

响度。

340.。

8、向一方测摆。

能量。

9、次声波。

10、甲。

乙。

二、11b。

12a。

13d。

14b。

15c。

16c。

17b。

18b。

19b。

三、20、空气柱。

音调。

21、介质。

22

(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液体可以传声。

23、下面。

24、甲音调高,乙响度大。

25、

(1)d。

e

(2)③②①④(3)控制变量法。

26、丙。

乙。

甲。

丁。

27

(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在桌面上放一些小泡沫球或米粒或轻小物体。

第三章物态变化

第一节温度基础知识1、冷热程度。

摄氏度(或℃)。

热胀冷缩。

37摄氏度。

2、乙、丙、甲。

3、零下25摄氏度。

负25摄氏度。

零上15摄氏度。

15℃。

4、d。

5、35——42。

0.1。

36.5.能力提升6、甲。

38.5。

38.5。

乙。

15。

7、8b。

9b。

10d。

11b。

12c。

探索研究13、乙正确。

甲:

不能使温度计立即显示出热水温度。

丙:

热水温度可能下降从而不能准确测出其温度。

14、b温度计碰到烧杯底,烧杯底温度偏高。

44。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基础知识1、固态。

液态。

气态。

物态变化。

冰。

水。

水蒸气。

2、固态变成液态吸收。

保持不变。

熔点。

0。

3、凝固。

放出。

相同。

0。

4、甲。

乙。

5

(1)液。

固。

凝固点

(2)液。

固(3)吸。

放(4)结冰。

放。

低(5)略6、液。

固。

7d。

8d。

9c。

10c。

能力提升11a。

12b。

13a。

14b。

探索研究15、冰为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

16、

(1)小。

(2)快。

低。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基础知识1、液体表面。

任何。

吸。

致冷。

2、液态。

气态。

液化。

蒸发。

沸腾。

3、液化。

压缩体积。

4、液化。

放出。

上。

汽化吸热。

5c。

6a。

7b。

8b。

能力提升9、酒精蒸发能吸收人体的热量。

10、35℃。

不变。

空气流动速度。

人体汗液蒸发。

室内温度。

11、有液态水出现。

升高。

液化放出热量。

12、98℃。

小于。

吸收。

13a。

14b。

15a。

16c。

探索研究17

(1)氯乙烷汽化时吸收热量把皮肤冷冻。

(2)湿衣服中的水在蒸发时会吸收人体热量,是人的体温降低。

(3)乙房间气温较高;因为甲房间中的水壶冒出的白雾多,说明水更容易液化,所以甲房间的温度较低。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基础知识1

(1)液化

(2)凝华(3)凝固(4)熔化。

2、升华。

凝华。

3、凝华。

凝华。

放出。

4d。

5a。

6c。

7c。

8c。

能力提升9c。

10b。

11b。

12b。

13升华。

凝华。

熔化。

14、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霜时,温度必须是非常低的,至少低于零摄氏度;雪熔化时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探索研究15、因为当时气温低,“脚下干爽”,没有熔化的气温条件,更不可能是雪熔化后渗入沙中,所以雪可能是直接变为水蒸气消失的,发生了升华现象。

16

(1)汽化、液化、凝华、熔化等

(2)合理即可。

第三章综合练习一、1

(1)升华

(2)熔化(3)液化(4)液化。

2、冰水混合物。

沸水。

3、不能。

4、熔化。

凝固。

5、压缩体积。

6、升华。

凝固。

7、加快空气流动。

吸热。

增大液体表面积和加快空气流动。

小李的。

8、熔化。

汽化。

液化。

二、9b。

10a。

11a。

12d。

13a。

14a。

15c。

16b。

17c。

18b。

19d。

20d。

三21、

(1)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接触容器底或壁

(2)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与液住上表面相平。

22

(1)冰。

52。

(2)吸收。

23、略。

98。

四、24

(1)液化。

(2)纸杯中倒入冰镇饮料后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了温度低的的纸杯外壁便液化形成水珠。

(3)bd。

25、

(1)水的沸点(100℃)低,油的沸点(约300℃以上)高,加热后的油即使没有达到油的沸点,但也早以超过了水的沸点。

当水滴溅入热油中,水滴会迅速而剧烈地汽化成水蒸气,从而产生震动和“爆炸”声。

(2)无法继续沸腾。

因为水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当铝壶从火炉上提起后,水无法继续吸热,所以无法继续沸腾。

(3)萘丸发生升华现象而变小。

(4)防止口腔内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平面镜上,造成平面镜模糊而影响牙医诊疗。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一节透镜基础知识1:

a和d。

凸透。

中间厚,边缘薄。

b、c和e。

凹透。

中间薄,边缘厚2会聚。

焦点。

焦距3

(1)会聚。

发散

(2)凸。

焦点。

焦距。

相等。

强(3)底边。

会聚。

发散4c。

5a。

6略7、凹透镜。

凸透镜。

凹透镜。

能力提升8焦点。

9、

(1)d、f

(2)c、e(3)c、e(4)d、f(5)e、f(6)c、d(7)a、b(8)b、c、d(9)e、f

(10)a。

10、凸。

凹。

先变细,再变粗。

11a。

探究研究。

12d。

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基础知识1、凸透镜。

胶片。

实。

对光敏感。

受到光的照射。

2、凸透镜。

倒立。

放大3、凸。

会聚。

放大镜4d。

5d。

提升能力6、倒立。

7、像距。

光圈。

快门8d。

9c。

10d。

11、水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可以成放大的像。

探究研究12、方法一:

在阳光下能聚光的是凸透镜;方法二、用它近距离观察物体,能成放大像的是凸透镜;方法三、用它远距离观察物体,成倒立实像的凸透镜;方法四、用手摸。

13、酒瓶是圆柱形的,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成放大的像。

14、b15、红。

凸透镜对红光的偏折角度小(折射角大),需要较长的距离才能会聚到一点。

第三节凸透镜成像规律基础知识1、2f。

实。

2f。

实。

f。

放大。

虚。

f与2f。

实。

f。

2d。

a.。

e3、15。

正立。

4、凸。

50。

5c。

6a。

能力提升7、大于。

增大。

8b。

9d。

10c。

11c。

12b。

13、

(1)凸透镜。

同一高度。

(2)前(3)10(4)倒立、放大。

探究研究14c。

15

(1)上

(2)变小(3)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通过凸透镜向蜡烛方向观察。

16因为酒杯底部凹下一块,当斟满酒后,凹下的酒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使杯底画上的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就出现了题目中描述的情景。

第四节眼睛和眼镜基础知识1凸透镜。

会聚。

像2薄。

会聚。

厚。

大。

会聚3(b)。

凹透镜。

4c。

5c。

6c能力提升7前。

凹8远视。

凸透镜。

b。

a。

9c探索研究10

(1)光屏。

晶状体

(2)前方(3)发散。

凹(4)a。

c。

b。

d。

11

(1)光屏中心

(2)较大(3)远离

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基础知识1投影仪。

放大。

放大镜2物体大小。

物体到眼睛的距离3d能力提升4大口径。

避开云层的影响5、25。

无限远。

20。

6、d探索研究7把焦

距大的凸透镜作为物镜(远离眼睛),焦距小的凸透镜作为目镜(靠近眼睛)。

在最清楚时看的像比不使用透镜时看到的大。

对调透镜位置以后看到的物体反而变小。

如果用两个焦距相同的凸透镜,就没有放大作用了。

8天文望远镜物镜做的大是为了能够收集更多的光线,以便看见更暗的星;目镜做的小,是为了减小焦距,使放大倍数变大,有利于观察天体的细节。

第五章综合练习一、1放大。

虚2、0.2m。

3厚。

强。

凹透镜。

发散4会聚更多的光线,使像更明亮清晰。

5放大。

投影机。

6平面。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减小。

上调。

7凸。

凹。

8变大9大于10cm。

10小于15cm。

二、11a。

12d。

13b。

14b。

15c。

16a。

17d。

18d。

三、19水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阳光又会聚作用,导致叶子被烧坏。

20在墙上能看到窗户倒立缩小的实像,和照相机类似。

21看到的这两条“鱼”都是虚像,变浅了的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变大了的是被鱼缸放大形成的,因为鱼缸的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四22a凸透镜b凹透镜c凸透镜d凹透镜23略五24

(1)正常。

近视。

远视

(2)凹。

25

(1)略

(2)略(3)最小。

最亮。

光斑(5)凸起程度。

短。

强26

(1)缩小

(2)倒立(3)放大

沿直线传播。

9光的折射。

虚高。

下方。

10色散。

相同。

紫。

二、11c。

12d。

13c。

14c。

15b。

16d。

17b。

18a。

三19光的折射会使水中物体所成的虚像的位置偏高。

20图中水面以下的勺子没有向上偏折。

光的折射规律。

四21略22略。

五2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4略。

25

(1)较黑暗。

蜡烛b

(2)重合。

相等。

垂直。

相等(3)b。

26

(1)成像、反光、聚光可任选一句

(2)凹透镜(3)聚光造成火灾隐患(4)尽量不采用玻璃幕墙,或玻璃幕墙不面向居民区。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一节质量基础知识1物质的多少。

m。

2千克。

kg。

3

(1)6.6*103

期中综合练习

(一)一、1静止。

飞机。

2自行车。

18。

3、60。

16.7。

105。

4、可在固体中

【篇二:

课时作业——八年级物理(上)】

课时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

知识梳理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2.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为:

1km=103m;1m=10dm=100cm=1000mm;

3.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如果需要对物体的长度进行更精确的测量,就要选

用、等。

4.正确使用刻度尺,要做到五会:

(1)会观察:

使用前应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和。

(2)会放:

刻度尺的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一端,有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长度保持,不能歪斜。

(3)会读:

读数时,视线要刻度线,要注意区分大格及小格的数目,而且要估读到的下一位。

(4)会记:

记录测量结果时,不但要记录,还必须注明。

课堂作业

1.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

2.在下列数据后填上合适的单位:

(1)小明的身高为17.4分米。

(2)教室的高度约为3米。

(3)乒乓球的直径为4.0厘米。

(4)一根头发的直径约为70微米。

3.所示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木块的长度是3.35cm。

4.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出一个物体的长度为172.5mm,最接近

这个数值的是()

a、物理课本的厚度b、粉笔的长度

c、黑板的长度d.饮水杯的高度

5.如图所示是用刻度尺测量木块长度时的读数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abcd

课后作业

6.在下列数据后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元硬币的厚度约为1.5。

(2)人走一步约为5。

(3)万里长城全长为6700。

(4)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1。

7.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

0.05

8.某人用刻度尺测得一本画报的长度是18.32cm,则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准

确值是,估计值是。

9.下列长度单位的换算中,正确的是()

10.12岁的李明一年内明显长高了,他增长的高度可能是()

11.“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nm=10-9m。

纳米技术是以0.1~100nm这样的尺度为研究

a、一个人的身高b、物理课本的长度

c、一座山的高度d、一个篮球场的长度

12.下表是国家标准的鞋码与脚长对照表。

表中“光脚长度”的单位是()

d、mm

()

a、1.25cmb、3.25cm

c、0.225cmd、2.25cm

14.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应沿所测长度放置,并必须从零刻度线量起

b、看刻度尺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刻度线

c、读数时,根据所测长度末端靠近的刻度线来读取数据

d、记录时,要记下测量的数字和单位

15.在学校运动会中测量跳远成绩时,应选取的合适的测量工具是()

a、分度值是1cm的15m的皮卷尺b、分度值是1mm的1.5m的钢卷尺

c、分度值是1mm的米尺d、自制一根分度值是1cm的硬杆尺

16.某同学测量长度的方法如图所示,他在测量中的错误有:

(1)

(2);

(3)。

第2课时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二)

知识梳理

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______,符号是______。

时间的单位还有_______、

________等。

它们的换算关系是1h=________min=_________s。

2.我们通常用________测量时间。

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经常用________来测量时间。

3.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_____和_____之间总会有些差别,这就是误差。

4.减小误差的方法:

多次测量求________,选用_______的测量工具,改进______,都可以

减小误差,但不能______误差。

5.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________是可以避免的,而_______是不可避免的。

课堂作业

1.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

(1)45min=_______h=______s。

(2)0.4h=______min=______s。

2.如图所示是某种机械秒表的实物图,大表盘一圈度量的时间是______,分度值是______;

小表盘一圈度量的时间是______,分度值是______。

图中记录的时间是______。

第2题第5题第6题

3.甲、乙、丙三名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同一本物理书的长,甲的记录是26.03cm,乙的记

录是26.01cm,丙的记录是26.00cm。

比较三名同学的测量结果,应该是______(填“甲”、“乙”、“丙”或“都”)正确。

他们的测量结果不同,是因为测量存在着__________。

4.用同一把尺子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量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__________。

一名同学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三次测量结果为13.41cm、13.42cm、13.44cm,则测量结果应为__________cm。

5.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如图所示测一枚纽扣的直径,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mm,

纽扣的直径是________cm。

6.李阳同学为了测某一品牌导线的直径,他采用了以下的办法。

剪下一段导线后,把这段导

线紧密地单层在一支铅笔上缠绕40圈,形成一个导线圈,再用一把刻度尺去测量这段导线圈的长度,测量情况如图所示。

则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这个导线圈的长度是__________cm,这一品牌导线的直径是___________mm。

课后作业

7.在下面的数据后填上合适的单位:

(1)人的心脏正常跳动10次的时间约为9.98________。

(2)小丽同学800m跑的成绩约为245_________。

8.试着把下列数据从大到小排列起来:

(2)1.6min、100s、1min30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图甲中手表表示时刻为____h____min____s;图乙中电子表指示的时间是__________;图

丙中停表记录的时间是__________。

甲乙丙

10.小丽将一根较长的头发在铅笔杆上密绕,用毫米刻度尺测出n=40圈的宽度d=3.5mm,

则头发的平均直径用公式表示为:

d=________,其数值为________?

m。

若在数匝数时少数了2圈,则测量值比实际值_______(填“大”或“小”);若在绕头发时并非紧密而是有间隙,则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填“大”或“小”)。

11.某同学用手中的毫米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5次,测得的5个结果是:

25.96cm,

25.98cm,26.0cm,25.39cm,26.05cm。

请你对他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评估,其中肯定错误的数据是______,不合理的数据是______,该物理课本的长度应为_________cm。

12.要比较准确地测出京珠高速公路的里程,比较科学而简单的办法是()

a、做一根分度值为1m,长为100m的刻度尺进行测量

b、打开地图,用毫米刻度尺量出图中京珠高速公路的长度,然后根据图上给出的比例尺进行计算

c、利用汽车行驶中里程表计数的变化

d、将公路等分成几段,测出每段的长度s,再由ns算出

1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测量时采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

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

d、测量中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14.某同学用以下步骤和方法来测算物理课本内页中每张纸的厚度:

①将从封面开始的10页

1纸叠紧;②用刻度尺测出这叠纸的厚度为l;③算出每张纸的厚度d=l。

该同学以上10

做法中的三个错误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校园内有一棵名贵的古树,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想测出树干某处的直径,请你帮助他们

设计一种测量方法。

第3课时运动的描述

知识梳理

1.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_______________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人们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总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如果一个物体的位置相对于这

个标准发生了变化,就说它是______的;如果没有变化,就说它是_______的。

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________。

3.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结论一般也_________。

可见,物体

的运动和静止是_______的。

课堂作业

1.观察不同时刻拍摄的甲、乙两组照片(如图所示),其中能判断是飞机还是汽车在运动的

是图______。

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

2.小英坐在行驶的“和谐号”列车上,看到路旁的树向后运动,她是以___________为参照

物的。

3.在国庆阅兵庆典上,4架战机以相同的速度同向飞行,如图所示。

若以地

面为参照物,战机是_________的;若以其中任意一架战机为参照物,其

他战机是_________的。

4.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明上学。

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动!

”这个

“别动”的参照物是()

a、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b、路旁的树木

c、迎面走来的行人d、从身旁超越的汽车

5.位于市中心的商业大楼建有观光电梯,乘客在随电梯竖直上升的过程中,可透过玻璃欣赏

到楼外美丽的城市景色。

分析这一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b、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d、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b、只能选静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c、宇宙中除机械运动外,再也没有其他形式的运动

d、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同一物体在同一时刻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

课后作业

7、歌曲《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歌词中,“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其中所描述的自

然现象对应的物理关系是以云为________来描述________的运动。

8.“五一”假期,小明与父母乘长途汽车外出旅游,小明看见前面的小汽车与他的距离保持

不变,后面的卡车离他越来越远。

如果以长途汽车为参照物,小汽车是_________(填“静止”或“运动”)的,卡车是_________(填“静止”或“运动”)的。

爸爸说小明没有动,他所选的参照物是___________。

【篇三:

苏科八年级上物理课时作业】

赵传海高荣生

审核人:

赵传海高荣生

普通班课时作业本(试用稿)

镇江市第六中学物理组1

第一章声现象

第一节声音是什么

课前预习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产生的。

2。

我们把正在的物体叫做声源,、、都可以作为声源。

3.声音可以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传播,但不能在_________中传播.

表明声音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做。

5,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在中传播比在空气中

快,在中传播得更快。

课堂练习

1.2005年春节晚会上,聋哑人表演的“千手观音”震撼了所有观众.她们是怎样训练的

呢?

听不见声音,她们就将身体紧贴在音箱上,感受音乐的节奏,因为声音是由

产生的。

2.歌中唱到: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歌词中涉及到的发声体分别是

、。

3.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______传来的,在月球上的宇航员只能靠无线电话交谈,

这就是因为在月球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