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师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基本知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002056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3.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管理师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基本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健康管理师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基本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健康管理师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基本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健康管理师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基本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健康管理师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基本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健康管理师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基本知识.docx

《健康管理师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基本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管理师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基本知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健康管理师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基本知识.docx

健康管理师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基本知识

健康管理师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基本知识

1.流行病学的概念

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与健康状况和事件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和决

定因素,用以预防和控制疾病,促进健康的学科。

2.流行病学概念的基本内涵

(1)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群,是研究所关注的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群;

(2)它不仅研究各种疾病,而且研究健康状态和事件;

(3)它的重点是研究疾病、健康状态和事件的分布、影响和决定因素;

(4)最重要的是,它的落脚点是为预防和控制疾病,促进健康提供科

学的决策依据。

3.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4.比例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是表示同一事物局部与总体之间数量上的比值,分子和分母的单位相

同,而且分子包含于分母之中。

常用P=a/(a+b)来表示。

5.比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比也称相对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所得的值,说明两者的相对水平,

常用倍数或百分数表示。

相对比=甲指标/乙指标(或×100%)。

6.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是表示在一定的条件下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与可能发该现象的总例

数之比,来说明单位时间内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

一般用百分率、千

分率、万分率或10万分率表示。

率=(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人数)×k。

7.发病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是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发病率=(一定时期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k。

8.发病率指标的用途

发病率是一个重要和常用指标,对于死亡率极低或不致死的疾病尤为

重要,反应得该病的风险常用来描述疾病的分布,探讨发病因素,提出病

因假设和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

9.患病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是指在特定时间点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和旧病例的人数总共所占的

比例。

患病率=(特定时间点某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观察人数)×k。

10.患病率的影响因素

影响患病率的因素很多,但患病率主要受发病率和病程的影响,当某

地某病的发病率和病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时,则患病率(P)、发

病率(I)和病程(D)三者之间存在下述关系:

患病率=发病率×病程。

11.患病率指标的用途

患病率对于病程短的疾病价值不大,而对于病程长的一些慢性病的流

行状况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可反映某地区人群对疾病的疾病的疾病负担

程度。

可依据患病率来合理地计划卫生设施、人力物力及卫生资源的需要,

研究疾病流行因素,监测慢性病的控制效果。

12.患病率与发病率的区别

(1)患病率的分子为特定时间点所调查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而不

管这些病例的发病时间;发病率的分子为一定期暴露人群中新发生的病例

数;

(2)患病率是由横断面调查获得的疾病频率,衡量疾病的存在或流行

情况,是一种态指标,其本质上是一种比例,不是一种真正的率。

而发病

率是由发病报告或队列研究获得的单位时间内的疾病频率和强度,为动态

指标,是一种真正的率。

13.死亡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是指某人群在单位时间内死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死亡率=(某人群某年总死亡人数/该人群同年平均人口数)×k。

14.病死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表示一定时期内某病的全部患者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

病死率=(一定时期内因某病死亡人数/同期确诊的某病病例数)×

100%。

病死率通常用于病程短的急性病,以衡量疾病对人生命威胁的程度。

15.生存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存活率,指患某种病的人经n年随访,到随访结束时仍存活的病例数

占观察病例数的比例。

n年生存率=(随访满n年的某病存活病例数/期初该病病例数)×100%。

16.相对危险度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相对危险度(RR)是指暴露组发病率Ie与非暴露组发病率Io之比,

它反映了暴露与疾病的关联强度。

计算公式:

RR=Ie/Io。

式中Ie和Io分别代表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率。

RR表明暴露组发病或

死亡的危险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

RR值越大,表明暴露的效应越大,暴露

与结局关联的强度越大。

17.比值比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比值比(OR)又称优势比、交叉乘积比。

指病例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

露人数的比值除以对照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

18.归因危险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归因危险度(AR)又叫率差(RD),指暴露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发

病率之差,它反映发病归因于暴露因素的程度。

计算公式:

AR=Ie-Io=Io,

(RR-1)。

意义:

表示暴露者中,完全由某种因素所致的发病率或死亡率。

19.现况调查的概念

在某一人群中应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等方法收集特定时间内有关变量,

疾病,或健康状况的资料,以描述目前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某因素与

疾病的关联。

又称横断面研究。

20.现况调查的种类

现况调查的种类:

(1)普查;

(2)抽样调查(抽样方法众多):

随机抽样、随机抽样(单纯随机抽样、系统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多阶段

抽样)。

21.现况调查的优缺点

(1)优点:

①采用抽样调查,研究结果具有推广意义,②同期对照,

③可同时观察多个指标。

(2)缺点:

①因果难定,②无法获得发病率信息,③低估患病率水平。

22.队列研究的概念

队列研究是将特定的人群按其是否暴露于某因素或按不同暴露水平分

n个群组或队列,追踪观察一段时间,比较两组或各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

异,以检验该因素与某疾病肴死因果关联及联系强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

究方法。

23.队列研究的原理

24.队列研究的特点

(1)时序上由前向后,在疾病之前开始进行,属于前瞻性研究;

(2)暴露与是自然存在,不是认为给予,属于观察性对比研究;

(3)研究对象按暴露与否分组,不是随机分组;

(4)由因到果开展研究;

(5)追踪两组间的发病率或死亡率,获得RR=[a/(a+b)]/[c/(c+d)]。

25.病例对照研究的概念

病例对照研究为选择一组患所研究疾病的患者与一组无此病的对照

组,调查其发病前对某个(些)因素的暴露状况,较两组中暴露率和暴露

水平的差异,以研究该疾病与这个(些)因素的关系。

26.病例对照研究的原理

图6-4病例对照研究原理示意牌

27.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

(1)在疾病发生后进行;

(2)研究对象按照发病与否分组;

(3)暴露情况通过回顾获得由果及因的推理;

(4)经两组暴露水平比较,分析暴露于疾病关联,获得OR。

28.实验性研究的概念及基本特点

实验性研究是研究者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着实验的条件,主动给予研究

对象某种干预措施将来自同一总体的研究人群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研究者对实验组人群施加某种干预措施后,随访并长较两维人群的发病(死

亡)情况建康状况有无差别及差别大小,从而判断干预措施效果的一种前

瞻性、实验性研究方法。

特点:

(1)属于前瞻性研究;

(2)随机分组;(3)有干预措施。

29.临床试验的概念及目的

临床试验的概念是在临床上评价新药、新疗法疗效的一种试验,是临

床治疗措施在正式应用之前的最后人体应用试验。

它是运用随机分配的原

则将试验对象(患者)分为试验组对照组,给前者某种治疗措施,不给后

者这种措施或给予安慰剂,经过一段时间后评价该措施的效果与价值的一

种前瞻性研究。

临床试验的目的是观察和论证某个或某些研究因素对研究对泵产生的

效应或影响。

30.社区实验的概念及使用方法

也称生活方式干预试验,是以尚未患所研究疾病的人群进行试验研究,

常用于对某种预防措施或方法进行考核或评价。

使用方法:

社区试验时所选择的两个社区在各个方而应尽量相似,按

随机原则选择一个社区作为实验组进行干预另一个社区作为对照组不进行

干预。

于预结束后,对两个社区进行随访调查,监测疾病的发病率和可疑

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

最终两个社区疾病和可疑危险因素暴露水平的差异

就是干预的结果。

31.诊断试验的评价指标

(1)真实性:

①灵敏度,②特异度,③假阴性率,④假阳性率,⑤似

然比,⑥正确诊断指数。

(2)可靠性:

①变异系数,②符谷率,③诊断试验的一致性分析

(3)收益:

①阳性预测值(特异度高,阳性预测值高,有利于判定患

者),②阴性预测值(灵敏度高,阴性预测值有利判断非患者)。

32.真实性的概念及评价真实性的指标种类

又称有效性,是指筛检试验或诊断试验所获得的测量值与实际情况的

符合程度。

评价真实准的指标:

灵敏度、特异度、假阴性率、假阳性率、似然比、

正确诊断指数。

33.筛检试验的概念

筛检试验通过快速的检验、检查或其他措施,将可能有病但表面上健

康的人,同那些可能无病的人区分开来。

34.筛检的主要用途

(1)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2)发现高危个体;(3)开

展流行病学监测;(4)了解疾病的自然史。

在健康管理中,筛查的目的是早期发现患者,发现高危人群,以便制

定干预策略。

35.医学统计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

根据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医学数据收集、表达和分析的一门应

用科学。

研究对象:

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医学数据,其基本的研究方法是通过收

集大量资料,通常是人、动物或生物材料的测量值,发现蕴含其中的统计

学规律。

36.医学统计学的主要内容

(1)统计设计,

(2)统计描述,(3)统计推断。

37.医学统计资料的类型

(1)计量资料;

(2)计数资料;(3)等级资料。

38.医学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

(1)研究设计@收集资料;

(2)整理资料;(3)分析资料。

39.总体的概念

总保是根拥挤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现察单位的全体,是同成的所布观家

单位某种变量位的集合

40.样本的概念

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观察单位,其测了值(或

观察值)的集合。

41.参数的概念

参数指总体指标,如总体均数、总体率、总体标准差等。

42.统计量的概念

统计量指样本指标,如样本均数、样本率、样本标准差等。

43.误差的概念

医学研究中的误差通常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包括系统误差和随机

测量误差,以及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差,即抽样误差。

44.算数平均数的概念

当资料服从对称分布时,统计中常采用算数均数描述其平均水平(或

集中趋势),算数均数简称均数,习惯上用表示样本均数。

在实际工作

中,总体均数u还经常是未知的,多数情况下需要计算的是样本均数。

45.中位数的概念

指一组由小到大顺序排列的观测值冲位次居中的那个观察值。

常用M

表示。

46.几何均数的概念

是描述偏态分布资料的集中趋势的另一种重要指标。

它尤其适用于描

述以下两类资料的集中趋势:

(1)等比资料,如医学上血清抗体滴度,人口几何增长资料等;

(2)对数正态分布资料(有些正偏态分布的资料,原始数据经过对数

转换后服从正态分布),如正常成人血铅值或某些疾病的潜伏期等。

47.方差及标准差的用途

(1)是描述对称分布资料离散趋势的重要指标。

方差与标准差的数值

越大,说明观测值的变异度越大,即离散程度越大,此时的数据就会越分

散,均数的代表性越差;

(2)用于计算变异系数;

(3)用于计算标准误;

(4)结合均值与正态分布的规律估计参考值的范围。

48.百分位数的用途

常用于描述偏态分布资料在某百分位置上的水平及确定偏态分布资料

医学参考值范围。

49.统计表的结构

包括标题、标目、线条、数字等部分,有些统计表还有备注。

50.统计表制表的基本要求

(1)标题:

概括说明表的内容,位于表的上方,内容简洁扼要。

(2)标目:

用以指明表内数字含义,横标目为主语,表示被研究事物;

纵表目为谓语,表示被研究事物的各项统计旨标。

(3)线条:

除必须的顶线、底线、标目线以外,应尽量减少其他不必

要的线条,不使用竖线、斜线。

(4)数字:

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应准确无误;同一指标的数字的小

数位应一致,位次对齐。

51.统计图制图的基本要求

(1)根据资料的性质和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图形;

(2)统计图要有标题,位于图体下方的中央位置;

(3)绘制有坐标轴的图形,纵、横轴要有标目,标注原点、尺度、单

位等,纵横轴的比例以5:

7为宜;

(4)同一张图内比较不同事物时,需用不同颜色或样式的线条区别表

示,并附图例说明。

52.统计推断的概念

是用样本信息推断总体特征,包括总体参数的估计和假设检验,它是

统计学的核心内容。

数值变量的统计推断主要包括总体均数估计、t检验、方差分析以及数

值变量资料的秩和检验:

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推断包括总体率的估计以及

分类变量的z检验、卡方检验和秩和检验。

53.假设检验的概念及基本原理

假设检验亦称显著性检验,是统计推断的核心。

通常把需要判断的总

体特征叫做"统计假设”,利用样本信息判断假设是否成立的统计方法称

为假设检验。

基本原理:

假定总体分布类型已知,对其参数进行假设检验称为参数

检验,如假定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对总体均数进行z检验、t检验、方差分

析等;若总体分布类型未知,或偏态分布资料,此时对总体分布类型不做

任何假设,其假设检验不是对总体参数进行检验,称为非参数假设检验,

如和检验等。

54.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1)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2)选定检验方法,计算检验

统计量;(3)确定p值,做出统计推断。

55.假设检验的注意事项

(1)检验方法的正确选择每种检验方法有其适用的条件,应根据研究

目的、设计方案、研究变量的类型、资料的分布、样本大小进行选择。

(2)结果的解释正确解释“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的含义。

一般情况,

假设检验中P≦0.05,称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1,称为差别有高度

统计学意义。

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