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名言名句.docx
《老子名言名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子名言名句.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老子名言名句
老子名言名句
[章句]
道可道,非常道①;名可名,非常名②。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可万物之母③。
——《道德经》第1章
[注释]
①道可道,非常道:
第一个“道”字,是“道理”的意思。
第二个“道”字,是“言说”的意思。
第三个“道”字,是老子介绍自己见解的专有名词,是构成宇宙的实体与动力。
②名可名,非常名:
第一个“名”字,是指具体事物的名称。
第二个“名”字,作动词使用,是称谓的意思。
第三个“名”字,是老子介绍自己见解的特用术语,是称“道”之名。
③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
[意译]
可以用言词表达的道,就不是常道;可以说得出来的名,就不是常名。
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
[章句]
有无相生①,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②,前后相随。
——《道德经》第2章
[注释]
①有无相生:
“有”、“无”,指普遍事物的存在或不存在。
②音声相和:
乐器的音响和人的声音互相调和。
[意译]
有和无互相生成,难和易互相促就,长和短互为显示,高和下互为呈现,音和声彼此应和,前和后连接相随。
[章句]
圣人之治,虚其心①,实其腹,弱其志②,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③。
使夫智者不能为也④。
为无为⑤,则无不治。
——《道德经》第3章
[注释]
①虚其心:
使人的心灵开阔。
②弱其志:
使人的意志柔韧。
③无知无欲:
没有伪诈的心智,没有争盗的欲念。
④智者不能为也:
自作聪明的人不敢多事。
⑤为无为:
以顺任自然的态度去处理事务。
[意译]
有道的人治理政事,要使人心灵开阔,生活安稳,意志柔韧,体魄强健。
常使民众没有伪诈的心智,没有争盗的欲念。
使一些自作聪明的人不敢妄为,依照无为的原则去处理事务,就没有不成功的。
[章句]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①!
虚而不屈②,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③,不如守中④。
——《道德经》第4章
[注释]
①橐籥:
橐籥,读tu,风箱。
②不屈:
不竭。
③多言数穷:
政令烦苛,加速败亡。
④守中:
持守中虚。
[意译]
天地之间,岂不象个风箱吗?
空虚但不会穷竭,发动起来而生生不息。
政令烦苛反而加速败亡,不如持守虚静。
[章句]
圣人后其身而身先①,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
故能成其私②。
——《道德经》第7章
[注释]
①后其身而身先:
把自己放在后面,反而能得到大家的爱戴。
②成其私:
成就他自己。
[意译]
有道的人自愿退居后面,反而能赢得人们的爱戴;将生命置之于外反而能得以生存,不正是由于他的无私吗?
只有这样才能使他获得成功。
[章句]
上善若水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②。
——《道德经》第8章
[注释]
①上善若水:
具有高尚德行的人,有像水一样的德性。
②几于道:
“几”,近。
接近道的要求。
[意译]
最高的美德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停留的地方也是人们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章句]
持而盈之①,不如其已②;
揣而锐之③,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④身退⑤,天之道⑥也。
——《道德经》第9章
[注释]
①持而盈之:
持:
把握不放。
盈:
满。
②已:
止。
③揣而锐之:
揣:
捶击。
锐:
尖锐。
揣而锐之:
捶击使它尖锐,含有显露锋芒的意思。
④功遂:
功业成就。
⑤身退:
指敛藏锋芒。
⑥天之道也:
指自然的规律。
[意译]
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
显露锋芒,锐势难得长久。
金玉满堂,无法守藏;
富贵而娇,自取祸患。
功业完成,含藏收敛,是合于自然的道理。
[章句]
生①之畜②之。
生而不有③,为④而不恃⑤,长⑥而不宰⑦,是谓“玄德”⑧。
——《道德经》第10章
[注释]
①生:
生产,创造。
②畜:
蓄养,培育。
③有:
占有,拥有。
④为:
行为,作为。
⑤恃:
控制。
⑥长:
抚养,长大。
⑦宰:
主宰。
⑧玄德:
深厚的德行。
[意译]
生长万物,养育万物。
生长而不占有,蓄养而不依恃,导引而不主宰,这就是最深厚的“德”。
[章句]
三十辐①,共一毂②,当其无,有车之用③。
埏埴④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⑤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⑥。
——《道德经》第11章
[注释]
①辐:
车轮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
②毂:
毂,读g,车轮中心的圆孔,即插轴的地方。
③当其无,有车之用:
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
无,指毂的中空之处。
④埏埴:
埏,读shn,和。
埴,读,土,和陶土做成饮食的器皿。
⑤户牖:
牖,读yu,门窗。
⑥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意译]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个毂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
揉合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皿中空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
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空的地方,才有房屋的作用。
所以“有”给人便利,“无”使物发挥作用。
[章句]
五色①令人目盲②;五音③令人耳聋④;五味⑤令人口爽⑥;驰骋⑦畋⑧猎,令人心发狂⑨;难得之货,令人行妨⑩。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⑾,故去彼取此⑿。
——《道德经》第12章
[注释]
①五色:
指青、赤、黄、白、黑。
②目盲:
喻眼花缭乱。
③五音:
指角、徵、宫、商、羽。
④耳聋:
喻不辨音调。
⑤五味:
指酸、苦、甘、辛、咸。
⑥口爽:
口病。
爽:
引申为损伤,喻不辨滋味。
⑦驰骋:
纵马奔驰,喻纵情。
⑧畋:
畋,读tin,猎取禽兽。
⑨心发狂:
心放荡而不可制止。
⑩行妨:
伤害操行。
妨:
害,伤。
⑾为腹不为目:
只求安饱,不求纵情于声色之娱。
⑿去彼取此:
摒弃物欲的诱惑,而持守安足的生活。
彼:
指“为目”的生活;此:
指“为腹”的生活。
[意译]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纷杂的音调使人听觉不敏;丰美的饮食使人不辨滋味;纵情狩猎使人心狂躁;稀有货品使人操行失控。
因此圣人但求安饱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抛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足的生活。
[章句]
宠辱若惊①,贵大患若身②。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③。
——《道德经》第13章
[注释]
①宠辱若惊:
得宠和受辱都使人情绪失常。
②贵大患若身:
重视自己的利益,就如同得了大病一样。
③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
若可托天下:
像对待天下那样对待自身,就可以寄身于天下。
像爱护天下那样爱护自己,就可以藏身于天下。
[意译]
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情绪失常,重视自己的利益,就如同得了大病一样。
所以像对待天下那样对待自身,就可以寄身于天下。
像爱护天下那样爱护自己,就可以藏身于天下。
[章句]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①。
能知古始②,是谓道纪③。
——《道德经》第14章
[注释]
①御:
治理。
有:
指具体的事物。
②古始:
宇宙的原始或“道”的端始。
③道纪:
道的纲纪,即道的规律。
[意译]
把握着久存的道,来治理现在的具体事物。
能够了解宇宙的原始,就是懂得道的规律。
[章句]
知常容①,容乃公,公乃全②,全乃天③,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④。
——《道德经》第16章
[注释]
①容:
宽容,包容。
②全:
周遍。
③天:
指自然的天,或者作为自然的代称。
④没身:
终身。
殆:
危险。
[意译]
认识常道的人是能够包容一切的,无所不包容就能坦然大公,坦然大公才能无不周遍,无不周遍才能符合自然,符合自然才能符合于道,体道而行才能长久,终身可免于危险。
[章句]
太上①,下知有之②;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③其贵言④。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
“我自然”。
⑤
——《道德经》第17章
[注释]
①太上:
最好,至上。
指最好的世代。
②下知有之:
人民只知道君主的存在而已。
下:
人民。
之:
执政者。
③悠兮:
悠闲的样子。
④贵言:
形容不轻易发号施令。
⑤自然:
自己如此。
[意译]
最好的世代,人民只是感觉到统治者的存在;其次,人民亲近他而赞美他;再其次的,人民畏惧他;更其次的,人民轻侮他。
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自然不相信他。
(最好的统治者)悠然而不轻于发号施令。
事情办成功了,百姓都说:
“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
[章句]
大道废,有仁义①;六亲②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道德经》第18章
[注释]
①大道废,有仁义:
在大道盛行之时,没有罪恶,自然也就没有“仁义”。
当“大道”废驰之时,罪恶产生了,相对的“仁义”观念也就产生了,所以说:
“大道废,有仁义。
”
②六亲:
一般指父、子、兄、弟、夫、妇,此处喻宗室、家庭。
[意译]
大道废驰,才会产生仁义;家庭不和,才会产生孝慈;国政昏乱,才会产生忠臣。
[章句]
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伪弃诈,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①以为文②,不足。
故令有所属③:
视素抱朴④,少私寡欲。
——《道德经》第19章
[注释]
①此三者:
指智辩、伪诈、巧利。
②文:
文饰,浮文。
③属:
归属,适从。
④视素抱朴:
“素”是没有染色的丝;“朴”是没有雕琢的木。
[意译]
抛弃巧辩,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弃绝伪诈,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摒除巧诈和货利,盗贼就自然会消失。
智辩、伪诈、巧利这三者全是巧饰的,不足以治理天下。
所以要使人有所归属:
保持朴质,减少私欲。
[章句]
孔①德②之容③,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④。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⑤;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⑥,其中有精⑦;其精甚真⑧,其中有信⑨。
——《道德经》第21章
[注释]
①孔:
甚,大。
②德:
道的显现与作用称为德。
③容:
动作,样态。
④惟恍惟惚:
恍惚:
似有若无,不可具指。
⑤象:
迹象。
⑥窈兮冥兮:
深远暗昧。
⑦精:
最微小的原质。
⑧其精甚真:
这最微小的原质是很真实的。
⑨信:
信验,信实。
[意译]
大德的样态,以道的规范为标准。
道这个东西,是恍恍惚惚的。
惚惚恍恍,其中却有迹象;恍恍惚惚,其中却有实物;深远暗昧,其中却有精质;自然的精质,其中体现出事物的本质。
[章句]
曲则全,枉①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道德经》第22章
[注释]
①枉:
屈。
[意译]
委曲反能保全,屈就反能伸展,低洼反能充盈,敝旧反能生新,少取反能多得,贪多反而迷惑。
[章句]
不自见①,故明②;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德经》第22章
[注释]
①自见:
自现,自显于众。
②明:
彰明。
[意译]
不自我张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彰显;不自我夸耀,反能见功;不自我矜持,反能长进。
正因为不跟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争。
[章句]
企①者不立;跨②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道德经》第24章
[注释]
①企:
同“跂”,踮脚。
②跨:
跃,越,阔步而行。
[意译]
踮起脚跟,是站不牢的;大跨步前进,是走不远的;自逞己见的,反而不得自明;自以为是的,反而不得彰显;自己夸耀的,反而不得见功;自我矜恃的,反而不得长久。
[章句]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①。
寂兮寥兮②,独立不改③,周行而不殆④,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⑤。
大曰逝⑥,逝曰远,远曰反⑦。
——《道德经》第25章
[注释]
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物:
道。
先:
早于。
最根本的是道,道是最先的。
②寂兮寥兮:
寂兮:
静而无声。
寥兮:
动而无形。
③独立不改:
形容道的绝对性和永存性。
④周行而不殆:
周行:
循环运行。
周:
环绕。
不殆:
不息。
“殆”通“怠”。
⑤大:
形容“道”的没有边际,无所不包。
⑥曰逝:
以下三个“曰”字,可作“而”或“则”字解。
“逝”指“道”的进行,周流不息。
⑦反:
返
[意译]
在天地形成以前“道”就已经存在。
听不见它的声音,也看不着它的形体,它独立长存而永不休止,循环运行而生生不息,可以为天地万物的根源。
我不知道它的原本,只能称其为“道”,并勉强命名为“大”。
它广大无边而周流不息,周流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返回本原。
[章句]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①。
——《道德经》第25章
[注释]
①道法自然:
道因任自然,自己如此。
[意译]
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因任自然。
[章句]
善行无辙迹①;善言②无瑕谪③;善数④不用筹策⑤;善闭无关楗⑥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⑦而不可解。
——《道德经》第27章
[注释]
①辙迹:
辙:
轨迹。
迹:
足迹,马迹。
②善言:
指善于行“不言之教”,即以身作则。
③瑕谪:
过失,疵病。
④数:
计算。
⑤筹策:
古时候计数的器具。
⑥关楗:
栓梢、门闩。
⑦绳约:
绳索,“约”也作绳、索讲。
[意译]
善于行走的,不留痕迹;善于言谈的,没有过失;善于计算的,不用筹码;善于关闭的,不用闩锁却使人不能开;善于捆缚的,不用绳索却使人不能解。
[章句]
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是谓袭明①。
——《道德经》第27章
[注释]
①袭明:
含藏着“明”。
袭:
承袭,有保持或含藏的意思。
明:
指了解道的智慧。
[意译]
有道的人善于做到人尽其才,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善于做到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
这就叫做保持明境。
[章句]
知其雄,守其雌①,为天下溪②。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道德经》第28章
[注释]
①知其雄,守其雌:
雄:
比喻刚动、躁进。
雌:
比喻柔静、谦下。
②溪:
山谷;又同“傒”,傒径。
言默守雌静,当为天下所遵循之蹊径。
[意译]
深知雄强,却要于雌柔,作为天下所遵循的蹊径。
作为天下所遵循的蹊径,周全的德就不会离失,而回复到婴儿的状态。
[章句]
将欲取①天下而为②之,吾见其不得已③。
天下神器④,不可为也,不可执也。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⑤。
——《道德经》第29章
[注释]
①取:
为,治。
②为:
指“有为”,强力去做。
③不得已:
不可得。
“已”语助词。
④天下神器:
天下是神圣的东西。
天下:
指天下人。
⑤泰:
通太,太过,过分。
[意译]
想要治理天下却用强力去做,我看他是不能达到目的了。
天下是神圣的东西,不能出于强力,不能加以把持。
出于强力的,一定会失败;极力把持的,一定会失去。
所以圣人要去除极端的、奢侈的、过度的东西。
[章句]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其事好还①。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道德经》第30章
[注释]
①其事好还:
用兵这件事一定会得到还报。
[意译]
用道辅助君主的人,不靠兵力逞强于天下。
用兵这件事一定会得到还报。
军队所到的地方,荆棘就长满了。
大战过后,一定会变成荒年。
[章句]
物壮①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②。
——《道德经》第30章
[注释]
①壮:
武力兴暴。
②不道早已:
早已:
早死。
[意译]
凡是气势壮盛的就会趋于衰败,这是不合于道的。
不合于道很快就会消逝。
备注说明,非正文,实际使用可删除如下部分。
本内容仅给予阅读编辑指点:
1、本文件由微软OFFICE办公软件编辑而成,同时支持WPS。
2、文件可重新编辑整理。
3、建议结合本公司和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正编辑。
4、因编辑原因,部分文件文字有些微错误的,请自行修正,并不影响本文阅读。
Note:
itisnotthetext.Thefollowingpartscanbedeletedforactualuse.Thiscontentonlygivesreadingandeditinginstructions:
1.ThisdocumentiseditedbyMicrosoftofficeofficesoftwareandsupportsWPS.
2.Thefilescanbeeditedandreorganized.
3.Itissuggestedtoreviseandeditaccordingtotheactualsituationofthecompanyandindividuals.
4.Duetoeditingreasons,someminorerrorsinthetextofsomedocumentsshouldbecorrectedbyyourself,whichdoesnotaffectthereadingofthisarticle.